浙江日报讯这是目不暇接、精彩纷呈的16天,激情飞扬、紧张忙碌的16天,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16天。9月26日至10月11日,是首届浙江文化艺术节举行的日子,也是被文化艺术浸润的16天。

在这16天中,杭州主会场内,来自全省各地14个剧种的33台剧目轮番上演,美术展、书法展、摄影展、人文讲座等让人目不暇接;其他10个分会场,也是舞姿翩翩、歌声嘹亮,湖州大型音舞诗画、绍兴特色文化展、舟山海洋文化艺术展……各地文化艺术精品争奇斗艳。

一场文化艺术的嘉年华

市民楼明初最近往省图书馆跑得勤了,清晨7时骑车从南星桥出发去听讲座,是他的一大爱好。

三门县个体户金咏虹,每天的日程多了件事:练声。一周两个晚上,她早早关了店门,去和合唱团的队友们一块儿排练。

来自黑龙江的游客程明,手拿着音乐节节目单,一路追着听音乐会,已分不清这次到杭州,到底是一次风景之旅,还是音乐之旅。

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变化,映射着艺术节的主题:文化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首届文化艺术节,前所未有地关注人民群众的参与性,让他们参与的热情洋溢于各种活动始终。

从内容安排上,艺术节主会场设置了21项主要活动,其中6项是直接把文化送到基层。万场电影千场戏、祝福祖国千场广场文艺演出、精品图书主题展销、金秋优秀国产影片展映月……大小活动串珠成链,一环套着一环;1万场电影,1000场演出,1.2万本图书……庞大的基数,营造强大的磁场,吸引成千上万的参与者。

不仅仅满足于欣赏,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热衷于亲身参与各种活动。工人、农民、学生、老干部……艺术节以其巨大的容量吸纳各个年龄层次、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参与其中。大学生有专门的大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有首届“兰亭奖”书法大赛,而以“爱国歌曲大家唱”为主题的全省合唱大赛,更是激起全民唱红歌的热情。无论是走进工厂、社区、公园,还是步入村镇、军营、学校,人们拿着歌谱,学唱爱国歌曲成为一道风景。各种合唱比赛、赛歌会风起云涌,唱歌的人是普通群众,台下欢呼的则是家人、朋友、邻居、同事。

老百姓还开始尝试艺术创作。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300多件我省群众美术书法作品中,近三成出自农民之手。

一场芳香诱人的盛宴

开幕式上,一部瑰丽宏大的交响组曲《中国大运河》,表现千年运河的沧桑流变和风情神韵,听得人如痴如醉。

站在113件浙江重大题材的美术作品前,你一定会感到震撼:从代表长江文化的河姆渡遗址,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关于建设我国东方大港的天才设想,从“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诞生”到“义乌小商品市场”……无不令人感悟时代的发展和高昂的浙江精神,感受到作者的深厚功力。

还有从地域文化、民间艺术中挖掘出舞台表演元素,充满生活气息的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各种惊心动魄的高超杂技紧紧围绕着剧情展开的《美猴王》……

艺术节极大地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就拿113件重大题材的宏大作品来说,件件呕心沥血,有些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一批优秀作品成为文艺盛会留下的宝贵财富。除了《中国大运河》,还有一部音乐巨作也是我省原创的,那就是《钱塘江》,它把嘉善田歌、慈溪小调、昌化山歌等浙江元素的原生态民歌、曲艺、戏曲,与来自西洋的美声合唱、交响乐天衣无缝地融合。这两部作品结束了我省没有原创交响乐的历史。

这届文化艺术节,没有设置大奖。“需要奖杯吗?还是大家的口碑更重要吧!”看一看次次爆棚的公益讲座,网友守在电脑前争抢音乐会门票,观众们一波又一波的欢呼与掌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是对文艺工作者们一次震撼心灵的洗礼。

一批新生代的演员在展演中脱颖而出,给戏迷们带来一个个“青春惊喜”。一出集传统与现代、时尚与古朴于一体的大型神话剧《宝莲灯》,演出团体平均年龄只有20岁出头。新版越剧《梁祝》的荣耀登场,除了让人目睹茅威涛演绎越剧的瑰丽之外,更有那满台生辉的“小小百花”。

新时期,剧团怎么生存?如何发展?许多文艺工作者在观众的热捧中找到了答案。

一次实在的文化惠民探索

长假中,书法展、油画展、摄影展……免费的展览吸引着普通老百姓像逛超市一样走进展馆,欣赏阳春白雪的艺术。在吴山广场、钱江新城、西湖等景区,一场场户外公益音乐会,不用掏一分钱,让人们听过瘾。

举办艺术节,早在2008年6月27日的省委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是我省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部署,并列入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这是我省文化大省建设标志性、品牌性的活动,是检验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展示文化大省建设取得的成就,规格最高的一项活动。

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惠者,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通过一个个细节、一项项具体措施,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免费的展览,《梁山伯与祝英台》、《九斤姑娘》、《钱塘江》交响音乐会等33场重量级演出,门票最贵的为180元,最低的才10元。所有演出门票中,10元一张的低价票占到30%以上。

这次艺术节打破以往一时一地举办的常规,首次实行主、分会场制,除了杭州,还有其他10个分会场。在长假期间,全省各地的群众都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农民到城里演出,城里人下乡送戏,还有异地相互交流,真正实现全省联动和互动。

艺术节还创造性地把文艺活动与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主题相结合,顺应了举国同庆的民意。

“红色经典”成为艺术节期间的一抹亮色。当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用《红色经典呼唤庄重人生》为题,向听众解读经典艺术之美――一个人信念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台下听者蜂拥;当《东方红1949》收视率节节攀升;当经久不衰的爱国歌曲一次次传唱,引起人们的共鸣,打动心灵的最深处,甚至KTV红歌点唱率上升了18%……所有这些表明,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的艺术节,紧扣时代脉搏。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时,让群众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尽情地画,文化艺术节紧紧抓住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激起了奋进向前的斗志。

“艺术节是人民群众的节日,从一开始就充分体现文化惠民的理念,是一项文化民心工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行说。主办方透露,艺术节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作为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来打造。两年一次的艺术节,今后仍将紧扣时代主题,成为推动我省文化艺术发展和建设的有力载体和抓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