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草台班子在露天广场演戏,台上演得投入,观众看得出神,演的是农民们喜欢的剧目,有时台上台下应和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据浙江省文化厅统计,浙江目前登记在册的民营剧团共有485家,这些土生土长的艺术团体,像烂漫的山花一样,常年开放在山区、海岛、乡村。这些民营剧团一年为农村演出约17万场,观众达1.7亿人次,营业额达3.88亿元。

什么原因使浙江的民营剧团如此红火?

办团方向面向农民

11月下旬,浙江省百村农民文化生活调查公布了一项结果:收回的3000份有效问卷显示,超过60%的调查对象希望能经常看到各种演出。

农民们是如此渴望,农村里是这般欢迎。浙江省民营剧团正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和市场需求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民营剧团坚持面向农民的办团方向,团长和演职员基本上来自农村,他们适应农村生活习惯,了解农民所需所求,上演生日戏、周岁戏、寿年戏、体面戏、彩头戏、庆贺戏、造屋戏、乔迁戏、庙会戏等等,不下20种。如今,道路开通、企业庆典等等,常请剧团来唱上几天几夜。

“现在温州村村有戏台,有戏台就有戏,有戏就有观众,我们是演都演不过来啊!”温州五星京剧团团长胡柳昌说。温州有近60个京剧、越剧、瓯剧等民营剧团,一年演出1万多场。

台州温岭友谊剧团、临海大田剧团等有十几年团龄的剧团,能演出上百部大戏和一批小戏。每到一地,农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挑选剧目。

经营机制面向市场

“民营剧团的演员没有城市里演员的架子,咱农民养得起。”在浙江缙云县新碧镇下小溪村,一位刚看完演出的农民这样说。

据介绍,浙江省的民营剧团大多由农民个人出资兴办,始终奉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原则。剧团内部严格实行按劳分配,即按每人担任的角色和演出的场次计酬,多劳多得。这就把演职员的自身利益与剧团的整体利益紧紧捆在一起,大大激发了演员的积极性。据调查,民营剧团团均演职员25至40人,每位演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队伍极其精简。这不仅使剧团行动便捷,宜于农村、海岛流动演出,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剧团演出成本,提高了人均“产出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许多民营剧团一年演出多达600场,基本上每天就要演出两场。有时候换一个台基,都是在半夜里演完戏就上路,第二天天亮到一个新地点就装台,当天下午就又在新的台基演出了。演员们都是自带铺盖,在走廊、后台搭一个门板就睡了,吃饭都是自己烧。这样的剧团,不用农民花很大的力量来招待,演出成本也比较低。这和浙江一些私营企业“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十分相似。

民营剧团登大雅之堂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营剧团大都是草台班子,装备简陋,演出水平低,演出内容陈旧,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在前不久举行的浙江民营剧团“山花奖”戏剧节上,人们看到:20个剧团的30台大戏,不但舞台美术讲究,灯光设备齐全,连乐队都是成套建制,用上了分声部的乐谱。

“以前带上锣鼓、行头就开演了。现在,天幕灯光、音箱、调音台、电脑字幕,一样都不能少。”丽水缙云婺剧团团长叶松桥显得很自豪。

虽然演员们下乡演出,没有化妆室,没有专门的更衣室,但他们的戏服、戏冠等都很精致,一上台就光彩照人。

昔日“草台班”,今日“群英会”。演出设备上“鸟枪换炮”,演职员阵容上更是“兵强马壮”。浙江农村活跃的经济景象,红火的演出市场,灵活的分配机制,吸引了全国各地戏剧人才纷纷加盟民营剧团,使得剧团演出水平大大提高。

现在的浙江民营剧团,从家庭作坊式的戏班子慢慢走向规范,显示出产业化趋势。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如今拥有民营剧团112个,全年演出超过3.5万场次,演出收入5100多万元。剧团的盛演,拉动了当地道具服装、演出培训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总收入达8000多万元。嵊州市委书记陈月亮打趣道:“拉起一台‘戏班子’,好比办了一家小工厂,而且只赚不赔。”

嵊州市为建设越乡文化名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了“把民营剧团作为事业来发展,产业来开发”。去年,市里从农村招收近百名学员进行培训,半年之后这批新人充实到民间剧团。市里还规划投资3亿至5亿元,建设越剧剧本中心,专营民间剧本收集、收藏、买卖;建设一个越剧服装市场,规模宏大。

浙江民营剧团越过了“草台班子”阶段,紧锣密鼓,唱响了产业化的前奏曲。(袁亚平)

(摘自 《太原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