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缘何成“绝唱”?
《梁祝》诞生50年来的辉煌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有深刻影响力的交响乐作品还是《梁祝》、《黄河》?为什么如今的作曲家技法更高,反而写不出这样深入人心的作品了?-“融合”不是“凑合”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认为,《梁祝》的爱情主题是人类共通的永恒主题,在全世界都能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梁祝》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彰显出独特的民族性。《梁祝》在音乐语言方面充分吸取了中国传统艺术精髓,比如越剧、古筝曲、绍剧、昆曲等。“《梁祝》是古典音乐民族化的典范。现在很多作品艺术性挺高,却脱离了观众们的民族文化心理,脱离了其应有的生存土壤,自然也占据不了人心。” 《梁祝》使得中国的音乐家们在创作时愈发重视民族性和民族元素,不过真正能做到中西方浑然天成的并不多。正如《梁祝》曲作者之一陈钢所说,“融合”不是“凑合”,《梁祝》里中西文化的融合非常自然,不勉强。现在很多作品中,中国的旋律、外国的技法像水和油一样彼此分离着。“《梁祝》的动机是越剧唱腔,是纯中国的,但它既然是一部交响乐作品,就必须要按照交响乐的创作规律办事。当初我们也曾想过在里面加点什么‘中国特色’,比如民乐中的弹拨乐什么的,但还是拿掉了,原因是和交响乐团不搭调。”-技术堆砌怎能有灵魂?
《梁祝》诞生的年代,集体创作比较普遍,直到之后的样板戏,也是这样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创作模式。改革开放后,国外新思潮涌入,中国的作曲家们开始了实验和先锋作品的探索,如谭盾的《离骚》、叶小纲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郭文景的《川崖悬葬》等——交响乐创作逐渐从集体回归个人。不过,伴随作曲家努力凸显创作主体的独立思考,出现了作品过于注重技巧、过于追求艺术个性的问题。换言之,很多音乐创作开始脱离大众、脱离生活。作曲家关峡说:“现在音乐创作不乏纯粹的技术堆砌,这样的作品怎能有灵魂和情感?自然也难以和听者产生沟通、交流,而灵魂和情感恰恰是创作一部音乐作品最基本的前提。”他认为,创作者不接地气,只能是把创作之路弄得越来越窄,交响乐愈发成为“小小众艺术”。纯粹为艺术而艺术,也很难走进人们的心里。“这也是我们今天回望经典《梁祝》,应该产生的反思之一。”-“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当前,中国作曲家创作主要依靠作品委约。在关峡看来,目前国内委约呈现两极分化——一些业已成名的作曲家积压了大量委约邀请,却应付不过来;而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曲者没有太多机会。“打个比喻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简直就是‘马太效应’。”关峡说,“在国外,行业内有规定,一个作曲家不能同时进行两部或以上委约作品的创作。这样的限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使作曲家创作出高质量作品。”目前国内尚无类似规定,只能寄希望于作曲家们的自律。另据了解,在世界乐团的交流中,有一些不成文规定,如英国BBC交响乐团到匈牙利演出,首先演出英国当代最好交响乐作品,之后是当地匈牙利作品,再有一首是最适合自己乐团表述和诠释的作品。但是国内邀请世界级乐团来演出,却一般不遵守这样的规则。各种国外团体到中国访问演出,几乎没有被要求演奏当代中国作曲家作品的例证。-“忘却”《梁祝》往前走
客观讲,近年来中国严肃音乐作曲家在世界上也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不少作品在世界比赛中获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演出团体也愈加重视对中国作品的推介和演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作品的推广,并促成了中国很多作曲家的优秀作品的常演、长演。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仍然难和《梁祝》、《黄河》的影响比肩。“时代变了。”关峡说。他认为,《梁祝》的出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是在特定时代环境下出现的特有的作品。在交响乐进入中国还不及半个世纪、中国作曲家在创作技法等方面还与世界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梁祝》是个奇迹,不可复制也不可超越。如今,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作品不在少数,只是未成“奇迹”。除了作曲本身因素外,不能忽视的因素是社会环境、传播方式等发生了很大改变。唐建平说,《梁祝》从创作技艺上讲,并不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和不可比拟性。现如今中国的交响乐创作水平相比《梁祝》那个时期提升了很多,而创作出比《梁祝》艺术性更高的作品,才是更好的目标。这也正如一位文艺评论家所言:不要再留恋于当初的形式,应该有新的寻找和突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其实应该“忘却”《梁祝》,往前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