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越韵萦绕大三巴

昨天,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下,以越剧折子戏献演第十六届澳门艺术节。本届澳门艺术节以“艺术创造生活”为主题,包括音乐、舞蹈、昆剧、越剧、木偶戏、多媒体音乐剧、百年中国电影精彩回眸等多种艺术展演模式。
澳门的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罗教堂的前壁遗迹,位于炮台山下,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古迹,下连68级石阶。小百花演出的舞台就搭在台阶尽头,澳门博物馆对面。

澳门遇知音

“中国第一女小生”,澳门人习惯这样称呼茅威涛,对她在台上是潇洒小生,台下是漂亮女人,两种角色之间转换自如尤其佩服。茅威涛下飞机时,机场还有几个她的“粉丝”——澳工大的大学生们跑去迎接。在昨天的演出现场,记者看到十来位从香港、广州赶来的戏迷,一位姓陈的女士这样追小百花已经追了近二十年。她说她爱上小百花的历史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小百花到香港演出算起。
这两天演出时,澳门阴天,气温没有想象中热,小百花的姑娘们穿着薄薄的绢丝绸衣,演穆桂英、梁山伯、祝英台、何文秀……虽然少了灯光舞美的衬托,风吹起时,她们衣袂翻飞,却更有一种飘然的潇洒姿态。大三巴牌坊下的广场如同一个时钟被拨慢行走的地方,轻柔的音乐,脆生生的唱腔,还有悠闲的行人,眯着眼打拍子的观众,同68级台阶下现实中的劳碌、吆喝像是隔着两个世界。
记者采访澳门文化局殷立民时,他曾说,澳门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摄影文化,街头到处都是拿着相机找风景的人。昨天小百花越剧团演这两场折子戏时,尽管老天始终摆着下雨的架势,大三巴下的澳门本地人、游客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中很多人果然如殷先生说的,都拿着相机。满场望去,摄像机、照相机各种长枪短炮布满全场。

艺术在民间

澳门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是澳门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举办期间吸引了大量本地居民及周边地区观众参与。据澳门文化局殷立民介绍,澳门40多万人口,专业文艺团体只有一个澳门乐团,艺术节的表演项目大多是外邀的,比如美国比路布鲁斯舞剧团的《舞无极限》,加拿大的多媒体音乐剧《震颤》,葡萄牙歌手谢西奥·高天若的个人专场《你眼中的火花》,印度拉贾斯坦音乐和韩国敲击乐组合的《印乐韩风》等。
虽然专业表演团体只有一个,但澳门的群众文化十分活跃。据殷立民介绍,澳门有100多个业余粤剧团体,这些团体里的演员都是自己贴钱“玩”的,他们请乐队,做服装,租场地,排一出戏每个人大概要掏3000多澳元,还都争着要上澳门艺术节表演。澳门文化局举办的艺术节就是为40多万喜欢不同艺术的澳门人办的,为纳税人办的。昨天殷立民在小百花演出时,要求保安把前排走动或站立的任何人毫不客气地请出场去。因为要确保纳税人看好戏,前面几排绝对不许人走动,也绝对不能给谁留位置,座位先到先得,演出节目单在现场免费派送。在剧场演出,如果要送票,必须经澳门文化局局长签字,还要经演出团体的团长签字。(记者 王玲瑛)

(摘自 《钱江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