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前起源于田间地垄的这一剧种,仍在愉悦、抚慰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被草根民众不离不弃地拥抱。“让越剧成为一个大写的文化符号”,体现越剧故乡绍兴的文化担当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修智

6月10日晚8时整,罗马尼亚锡比乌的塔尼亚大厅,响起悠扬的越剧唱腔。由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排演的《梁祝》,以凄美传奇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台下的观众。

“450张票全部售出,90%是当地观众。一些从希腊、意大利赶来的华裔观众,是在加座上看的。”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外宣部经理毛翔对记者说。

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是欧洲三大戏剧节之一,本届戏剧节吸引了全球3万多名戏剧界人士。

锡比乌塔尼亚大厅的这一幕,成为最新的佐证:走过百年跌宕历史的越剧,直面当下演员流失、市场萎缩、观众偏老、演出不足、越剧专业招生难等多重现实困境,奋力拉出一条闪亮的向上曲线。

而浙江绍兴——越剧的故乡,正以其进取的姿态,走在成为越剧振兴高地的路上。

市场原力觉醒

“从台上往下看,不再是白花花的一片了”

绍兴大剧院二楼总经理办公室,神情略显疲惫的裘建平,与身后墙上的大幅世界地图一道,俨然是绍兴这座中国地级市文化雄心的缩影。

裘建平递过来的名片上,有3个头衔:绍兴大剧院管理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绍兴市演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透过这张名片,可以领略新世纪以来国有越剧院团市场化十几年的艰辛与光荣。

上个世纪60年代,是国有越剧团的黄金时期。彼时,全国共有260个越剧团,除西藏外,每个省区至少有一个,浙江更以每个县一个越剧团的规模,独占越剧花魁。

90年代初,中国启动市场经济进程,视听节目爆炸迅速分食了传统戏曲的观众。全国国有越剧团数目锐减至50余个,浙江县级国有剧团还能保持正常演出的不到10家。

“剧院用轻制版搭了两个录像厅,把剧场租给正在改造的鲁迅电影院,两三块钱一张票,来看录像的多是外来打工者。就用租金给剧院的十几个员工发工资。”与裘建平共事了十多年的绍兴大剧院党支部副书记章红萍,对剧院低谷期的窘迫细节记忆犹新。

整个绍兴地区的国有越剧团,大多处境艰难。演员下海经商,或者到民营剧团“走穴”,一时成为风潮。留守在剧团的,只有基础工资,没有奖金可发。绍兴市上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孙伟娟回忆,为了剧团的年终奖,她的前任“经常去区政府、财政局哭”。

2002年5月,当时绍兴大剧院的上级管理部门绍兴剧院管理站的小职员裘建平,通过竞聘成为大剧院负责人。13岁入艺校学绍剧,以及经营过多家娱乐场所的经历,培养了裘建平的市场嗅觉。

“越剧的市场元素大,是能走市场的剧种之一。”一片低迷的氛围中,他这样判断,并于上任后的第二年8月,发起首届“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

历时16天的首届展演吹响了越剧的集结号。10个专业越剧团、500多名演员汇聚绍兴,《梁祝》《五女拜寿》《碧玉簪》等15个戏目令戏迷如醉如痴。

这一由地级市演出公司发起的展演活动,举办到第二届,即获“中国十大演出盛事”优秀奖,迄今已坚持到第15届,成为越剧的嘉年华。

“百分之二、三十是外地观众。甚至有香港的越剧迷,专程来绍兴,一看看一星期。”展演的号召力让裘建平颇为兴奋。

5月绍兴的一个凉风习习之夜,记者看完近两个半小时的《玉蜻蜓》后,在大剧院涌出的人流中,随机采访了两位中年女性观众, 她们来自绩溪市,一个是做轴承生意的,令一个做土特产销售。看完戏后,要开近两个小时的车返回绩溪。她们说,买了展演节目单上5个戏目的票,还会再来。

市场原力一旦觉醒,想象力的边疆就会不断拓展。

2008年6月,裘建平推出明星版《梁祝》全国巡演活动。同其他剧种一样,越剧也是角儿戏——戏迷对心中喜爱的演员的追捧是戏剧人气的主要来源。裘建平把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

他从全国知名越剧团“借”来26名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得主演员,这些演员囊括了越剧十大流派,她们搭配成生、旦组合,轮流演出《梁祝》,戏迷们可以从同一出戏中看到不同流派的风采。

2015年的《钗头凤》《梁祝》全国巡演,在130天里,足迹到达46个城市,演出82场,行程2万多公里,观众总人数近10万,其中,年轻观众所占比例达30%—40%,有60%的剧院靠票房赚到了钱。

裘建平的这一尝试,得到越剧界同行们的慷慨支持。3年中,明星版《梁祝》演遍大江南北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特别是到西藏、东北的演出,更为业内与媒体所称道。明星版《梁祝》的巡演,是单一剧种首次走遍全国,成为越剧界现象级的事件。

培养观众买票看戏的习惯是裘建平努力推动的另一件事。他坚称,越剧繁荣不是白看戏,为此,坚持尽可能不赠票。

“在绍兴,人们七拐八拐总能找到熟人,不赠票很难,但我们基本上坚持下来了。”裘建平的搭档章红萍说。

同样遵循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裘建平还策划了“同唱一台戏”“越剧春晚”等活动。

裘建平的市场化努力与成绩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2015年10月1日至5日,在上虞文广局领导“到上虞剧院去演一演、热一热”的建议下,绍兴上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位于市区中心的上虞剧院连演5场越剧,票价分为30元、50元、80元3个档次,1000多个座位,场场爆满,令在困境中挣扎多年的孙伟娟们惊喜之余,重拾自信。

为了培养年轻观众,到大学校园免费演出越剧,成为绍兴国有越剧院团近年的常态,而效果也逐渐显现。

“从台上往下看,不再是白花花的一片了。”谈到如今越剧观众的年龄构成,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团长陈锦高语带欣慰。

2016年5月6日,裘建平的头衔中新增了一个: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当日,由绍兴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成立的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宣告挂牌,文化部及浙江省、福建省文化部门及绍兴市等一众官员出席了公司成立仪式。这是对裘建平推动越剧市场化努力的肯定,也是政府之手加大扶持越剧力度的信号。

政府之手的温度

越剧不复是需要抢救的剧种,但政府适当扶持仍有必要

市场回暖,越剧不复是需要抢救的剧种,是越剧界公认的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以裘建平为代表的越剧市场化努力,取得的只是战役性胜利,就国有越剧院团而言,完全靠市场生存尚不现实,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

“就戏曲的整个层面来说,不能说没落了,但也没红红火火。”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团长陈锦高这样评价包括越剧在内的戏曲宏观形势。他是裘建平推动越剧市场化努力的坚定支持者,对后者能把越剧带到新疆这一事实深表赞赏。

绍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于2016年所做的《绍兴市剧种普查调研报告》,系统分析了绍兴国有院团的生存现状,与陈锦高的看法颇为吻合。

报告中说,从现状看,越剧在绍兴属于发展趋势比较稳定的剧种,但在绍兴4个国办越剧演出团体中,年演出收入平均约占年经费收入总数的20%,最高的到43%。

这一数字,一方面说明了越剧市场化的难度系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绍兴市政府对越剧、对国有演出团体的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国有越剧院团,在绍兴不自今日始。早在十几年前,一些地方就对国有越剧院团设法采取扶持措施。最近几年,举国上下空前重视传统文化,国人的文化自觉日益高涨,绍兴市政府对越剧的支持力度更形加大。

政府扶持越剧的直接举措,是对国有院团的商业演出按比例实施补贴,以此鼓励院团面向市场的积极性,具体补贴比例,则因地而异,比如上虞为1:1,即院团在市场上挣到一块钱,政府也相应补贴一块钱。而在越剧的发祥地嵊州,补贴的比例更高,为1:2。

这种举措,并非简单的“包养”,而兼容了市场逻辑与激励原则。

一个更具想象力与复合效应的举措是,政府将扶持越剧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结合起来,让政府之手对越剧的扶持,变成民众享受文化福利的过程。

具体办法是,规定国有院团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场次的下乡与进社区演出,每演出一场,给予近万元的奖励。民营剧团也享受这一政策,只是奖励数额减半。

此外,对市民推出惠民票,一场演出的票价只有10元、20元,远远低于市场价格。

作为越剧发源地,绍兴市辖下的嵊州市市政府在支持越剧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手笔更大,不但设立越剧专项基金,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越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人才培育,还拿出250亩地给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用于新校园的建设。嵊州籍企业家、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捐资1.6亿,在这块地上建造了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戏曲校园。

温暖的政府之手,由真金白银铸造,也富含文化使命在内。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俊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传承和发展越剧,是绍兴人应有的文化担当。

政府之手巧妙而有力度的加持, 为国有院团走市场提供了基础性保障,让越剧人潜心艺术获得了应有的从容与体面。如今,绍兴国有院团的演员,待遇上普遍与公务员持平。

“尤其是绍兴小百花,可以说过得比较幸福。”陈锦高介绍,现在剧团一年演出150场左右,其中70%是下乡、惠民与公益性演出,30%在城市里进行商演,团队稳定而有凝聚力。

政府之手会不会是柄双刃剑,在扶持的同时,让院团产生依赖而弱化走市场的进取心?对此,绍兴的越剧从业者难得地保持着清醒。裘建平说,政府的重视百分之百是好事,但院团“不能以为政府养你了,就是‘非遗’了,相反,剧团要对社会、对剧种做贡献。”

越剧故乡的文化担当

让发源于绍兴、兴盛于沪上的越剧回归,把绍兴打造成振兴越剧的高地

夜幕降临后的绍兴市区,公园和广场中,乃至僻静的城市角落,时常飘逸出清越悠扬的越剧唱腔,那是市民们在茶余饭后的自娱自乐。111年前起源于田间地垄的这一剧种,仍在愉悦、抚慰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被草根民众不离不弃地拥抱。

此情此景,让人深切体会到沉入这座城市血脉中的越剧基因。

绍兴市政府从袅袅越音中听到了服务的召唤,在越剧迷喜欢出没的地点,安装了音响设备,供市民们更尽兴地放歌。

在复兴传统文化大潮涌起、越剧市场化探索取得初步成功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作为越剧故乡,今日的绍兴,已然肩负起更大的抱负,更高远的理想:让发源于绍兴、兴盛于沪上的越剧回归,把绍兴打造成振兴越剧的高地。

高地上应该有怎样的风景?

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联党组书记何俊杰做了指标性的描述:要做好两篇文章,一是传承,二是发展。要按经济运行法则推出一批好演员、好剧本、好作品和好剧院、好联盟。事实上,近年来在绍兴,从政府到民间,从越剧界业内到业外,逐渐自觉地形成合力,向着高地攀登。

在绍兴市安排下,由吴凤花、方亚芬、李敏、王滨梅、陈飞、陈雪萍、谢群英、张学芬、吴素英9位越剧艺术名家组成的“越剧名家绍兴艺术工作室”已挂牌成立,旨在致力于越剧的传承与市场拓展。

2017年1月,由绍兴大剧院创排的越剧《青藤狂歌-徐渭》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得250万元创作经费资助,这一整合多方资源而成的原创剧目,突破了绍兴市连业余编剧都欠奉的困境,初步展现了艺术高地应有的原创能力。

艺术高地上,不能只有国有专业院团孤傲地耸立,其周围,必有深厚的民间力量加以拱卫。近年的绍兴,由民间越剧团体与粉丝构成的越剧民间力量,正蓬勃生长。

仅嵊州一地,就有100多所民间越剧院团,他们彻底植根于民间与市场,有的剧团一年演出场次达550场,且全部在农村。对于民间剧团,抱有精英主义观点的业内人士质疑其艺术性,但也不乏专业人士从越剧市场拓展与满足普罗大众娱乐需求的角度,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价值。

而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绍兴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越剧粉丝大本营,已然颇有一番气象。

2016年11月,全球首届越剧戏迷嘉年华活动在绍兴举办,来自11个国家的1000多个越剧戏迷汇聚绍兴,围绕越剧展开多种活动,蔚为大观。

由嵊州越剧博物馆主办的“中国越剧戏迷”微信公众号,据该馆馆长俞伟介绍,粉丝量已有2万多,于3月27日才上线的“中国越剧戏迷网”,访问量已过20万。

中国越剧戏迷网在全国设立了18个越剧小站,作为与当地越剧迷联络、交流的平台。深圳越剧小站站长谢华越是经营床上用品的生意人,自小酷爱越剧,她发起成立的深圳青越越剧团,团员中有教师、医生、企业老总、财务总监等,青一色是业余爱好者,平均年龄为35岁。6月9日,该团在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的《玉蜻蜓》大受欢迎,“中国越剧戏迷网”及其公号第一时间做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有了娘家人的感觉”,谈到与嵊州的关系,谢华越在微信上对记者说。

高地令人向往,但绍兴也深知自己的短板。编剧、导演、舞美人才紧缺,武戏演员流失、断档,理论批评能力薄弱,整体戏曲行业的衰退趋势仍没有根本性扭转,都是摆在眼前的挑战。

绍兴人坚持迎难而上。“我们要让越剧成为绍兴一个大写的文化符号,体现绍兴的文化担当。”何俊杰说。

绍兴越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