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城市,虽然一直以来西方文化仍占主流,但本土文化却仍然根深蒂固,尤其在1997年回归祖国之后,市民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追求更是有增无已。据不完全的统计,在2009—2010年度,在特区政府管理的戏剧演出场地中,单是粤剧和粤曲曲艺演唱会的演出达到1147场之多;同时,其它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也非常蓬勃,过去一年,京、昆、越、川、潮,甚至各路梆子,都曾在香港作专场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很多时候都全场爆满,一票难求,而且观众全是购票进场,绝无派赠。如此红火的传统戏曲市场,即使跟内地各大城市相比,也可算是相当不错了。
有人批评,目前传统戏曲观众有老化趋势,进剧场看戏的都是银发一族,担心年轻观众提不起劲看戏,终而观众日损,加速传统戏曲的衰落。
无疑,传统戏曲目前的确面对极为严峻的挑战,归究起来,不外乎能否保持剧种本身、演员以及观众三方面的生命力。
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此一永恒定律也很适用于传统戏曲。自唐代初具戏曲雏形的参军戏至今千多年间,虽然各种类型、不同腔调的戏曲兴衰不迭,但只要剧种本身能唤起观众对国家、民族和乡土的情感和认同,便能得到观众的支持。这从香港市民在回归祖国前后对传统戏曲喜爱的不同程度可以窥豹一斑。但是,近年的戏改运动,很多时候以适应现代观众审美眼光为由,把地方戏曲的地方特色大笔抹煞,一味追随现代舞台的音响灯光,服饰舞美,动辄动用大型管弦乐队伴奏,造成千戏一面,韵味全无的情况,这或可取悦观众于一时,但对地方戏曲的持续发展却会造成损害。在香港,我们推动粤剧发展时,一直本着两条腿走路的精神:固要出新,但不必完全推陈,在鼓励新剧本,新唱腔,新的演出方法外,也着重保留传统粤剧的精髓,使粤剧不致京化、昆化、话剧化甚至音乐剧化,在丰富多姿的传统基础上注入新的艺术元素,方能一面赶上潮流,一面加强观众对本土传统艺术的认同、兴趣和拥护。
戏曲工作者也必须在创新之余,巩固自己的地方传统戏曲根底,再用心钻研兄弟剧种的特色,有机地挪为己用。粤剧一向都以包容量广,适应力强著称,广腔京韵,南拳北腿,无不信手拈来,一炉共冶,给予艺人们广阔的发挥空间。粤剧流派观念不强,但个别艺人必须建立自己的演唱风格,方能争取观众的支持。搞传统戏曲不能依靠平均主义,有限度的明星效应在传统戏曲领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香港,在粤剧演出完毕谢幕时,我们往往可以见到热情的观众挥动荧光棒为自己拥戴的偶像喝彩,这也可视为粤剧在香港生机仍存的一个明证。
至于戏曲观众成分的问题,我们也不必过分计较他们的年龄。青年人不进剧场看戏,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对戏曲没有兴趣。试想在今天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年轻人在学时必须潜心学业,在职的则要倾力拼搏,以求上进,工余时还要照顾子女的起居和功课,即使多么热爱,要经常抽出一整晚去看戏并不容易,所以戏曲观众主要是较年长的有暇阶级也就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的时间一般比较充裕,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不少人,特别是专业人士,在年轻时接触并爱上粤剧,仍然要阔别剧场20多年,等到事业有成,不必照顾儿女的时候,才重回剧场看戏,甚至参加业余的演出活动。因此,他们才是戏曲观众的主要生力军和支持者。我们深信,通过在学校的通识课程中加强传统戏曲的认知,送戏进校或票价优惠,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让他们认同粤剧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日后只要有好戏、好角儿和好演出,便不愁观众无以为继。
实事求是地说,传统戏曲的黄金年代早已过去,我们不能期望戏曲再次成为大众的主流娱乐活动;不过地方戏曲是我们宝贵的文化传统,无论在内地或香港,我们都应该尽力保持它的持续发展。虽然在香港十里洋场、长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氛围下,发展粤剧的条件并不理想,但我们一直坚持的粤剧保育工作已初见成效,大家都愿意投放资源以提供演出场地、人才培育和积极推广,终于培养出一批新观众,重新对粤剧这一本土传统艺术产生兴趣,也促使官方或半官方的文化机构从殖民地时期政府漠不关心的态度转变为热情关注粤剧的发扬和传承,为粤剧重新定位,在其他传统戏曲普遍不景气时,粤剧在香港的发展可以重露曙光,得来殊为不易。(谭荣邦)
(摘自 《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