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把粤剧写入教材里,走进课堂。”广州粤剧院总经理余勇25日在广州举行的主题为“时代文化精神与文化强省建设”群众论坛上呼吁,希望学生和青年人都要学会看广东大戏,让粤剧更普及。
被中国已故总理周恩来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受昆、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自成一格,既与传统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它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港澳、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区,唱念均用广州方言。
如今,粤剧在广东遇到尴尬,观众人次正在逐年下滑,并成为老年人专用。很多年轻人觉得粤剧唱词拖沓,无法引起共鸣。而号称粤剧发祥地广东佛山也难挡萧条,如今也开始不再排演粤剧了。同时,也因为周期长、回报慢的行业性质,导致粤剧演员出现断层。
余勇总经理告诉记者,2003年广州粤剧院和统计局进行的粤剧调研统计显示,喜欢粤剧的观众出现“一高两低”现象,即年龄高,多以50岁以上的观众群为主,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粤剧如今已在年轻人市场里遇冷。尽管相继成立了粤剧振兴基金会,繁荣粤剧基金会,还有一些社团等等,相继让粤剧走进校园,但效果还是甚微。
从前在广东的一年365天里,粤伶大都需要频密地在珠江三角洲河网一带的乡镇中演出,故而索性就把全戏班的大小老倌及其他人员都一并放在红色的细船上,成为粤剧的特色。据余勇透露,广州马上要在珠江上建造一艘流动红船,为的就是让更多市民看到粤剧的艺术;还有一个准备就是在广州的江南大剧院上演以粤剧为元素的旅游剧目。他认为,粤剧的前景还是很有希望的,“因为看到文化的春天到来了”。余勇指的“春天”,是粤剧在《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里面有所体现,《纲要》里要求从青少年抓起,因而余勇进一步提出让粤剧走入课堂的建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