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如何坚守阵地

传统艺术如何坚守阵地,怎样让年轻观众接受,如何让文化人才在东西部地区之间顺畅交流?在近日召开的两会上,文艺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茅善玉:入遗产名录不等于有了免死牌

2006年,上海的昆曲、沪剧、江南丝竹、锣鼓书、顾绣、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等9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并不等于拿到了免死牌!”政协新任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

谈到目前的戏曲市场现状,茅善玉说,一方面演出团体经济效益不好,另一方面很多戏迷却看不到戏。如何盘活演出资源,打通那道篱笆墙,是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对沪剧等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建议成立一个调研小组,全方位地调研沪剧的人才、资金、市场以及观众群的结构,从而形成一个权威性的报告。专家、学者、观众可一同‘会诊’戏曲市场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有统筹、有计划、有序地展开‘治疗’,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茅善玉如是说。

政协委员盛小云:加大对地方院团的支持力度

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弹和沪剧有着同样的艺术魅力,也有着相同的发展境遇。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团长助理盛小云说,苏州评弹现在的需求量很大,书场开了很多,但出现了有观众没演员的现状,最大的困难是演员报酬低、演出任务繁重,导致人才大量流失。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越来越大,如何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人才断层和流失问题非常关键。为此,盛小云和茅善玉携手撰写提案,建议从严把好剧目的数量、质量关,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性文艺院团的支持力度,让文艺人才安心创作,安心演出,多出精品。“演员有了保障,就可以专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盛小云说。

人大代表马少敏:建议设立西部人才培养专项资金

“甘肃省文化专业人才奇缺,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文化系统、文化娱乐业及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平均每位文艺工作者要负担近1000名市民的文化服务任务,这使得甘肃文化人才总量不足,亟须引进优秀的文艺人才。”虽是主攻青衣花衫的京剧演员,甘肃省京剧团演员马少敏代表在演戏之余,更关注西部地区艺术院团的发展及文艺人才的现状。在此次人大会上,马少敏提交了《建议国家设立“西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等几项议案。

马少敏认为,由于甘肃经济相对落后,地处偏远地区,自然条件差,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经济待遇较低,在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没有较好的机制和政策待遇,致使外部人才引进难度,本土培养的优秀文艺人才流失严重,加之一些专业人员到龄退休,文化单位专业人才缺行断档,直接影响到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文化经营型人才十分缺乏,亟须一批既熟悉文化产业内涵,又掌握市场运行规律的经营型人才。“据甘肃省文化厅前年的统计、分析,全省编剧、编导、作曲、舞美、灯光、演奏、表演、文物考古、图书、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及乡土文艺等各类人才缺口1100多人。今后的10年、20年,当50岁左右的专业人才陆续退休,以甘肃现有条件来看,要培养涉及到20多个专业的文化人才,很难办到。”

马少敏建议国家设立“西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拓宽文化干部东西部交流、培养渠道,以扶持西部地区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规模培养西部亟须的文艺人才。

政协委员张学津:传统文化更要重“软件”

“弘扬传统文化,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来自北京京剧院的著名京剧演员张学津说,“盖一座大楼也许一年就够了,但要创作一出可以流传后世的剧目,没有5年、10年绝对不行。”

张学津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京剧等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还大多停留在“硬件”建设的层面,在“软件”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戏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创作力量青黄不接,艺术创作不同于行政管理等工作,许多精品佳作是通过长时间沉淀后才创作出来的。《穆桂英挂帅》和《赵氏孤儿》就是梅兰芳和马连良在60岁以后才创作出的经典剧目。三是学风浮躁。一些青年学生学习戏曲等传统文化并非出于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名利思想较重,不愿意下苦功夫。投机取巧培养不出大师。

张学津说,“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像对待昆曲那样,等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我们才重视它、珍视它。”

人大代表倪慧英:地方戏曲也可进校园

“京剧进学校,粤剧也应该进校”,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慧英提出建议,包括粤剧在内的地方戏曲也应该被大中小学生的课堂所接纳。

倪慧英是著名的粤剧花旦,第十四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有一个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本以为名角的下一代多少会对戏曲感兴趣,倪慧英却答道:“我儿子也不喜欢看戏。”她说,儿子讨厌那些戏曲里程式化的东西,而且粤剧唱腔缓慢,节奏拖沓,不符合他的欣赏口味。儿子的话让倪慧英陷入思考,“这更加说明我们的戏曲教育是有问题的”。

粤剧和所有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老化、市场化程度较弱、依靠政府补贴艰难度日的现状。倪慧英说,戏剧界有言,什么样的观众培养什么样的戏曲,而观众就是依靠从小戏曲文化的熏陶培养的。3年来,倪慧英艰难推行粤剧进大学的系列演出,从最简单的戏曲常识讲起,将一部部好戏送到学生面前,从开始的门可罗雀,到今天每次演出都是大学生满座。倪慧英说,曾有一位暨南大学的学生给自己写信,说爱粤剧的是少数,讨厌粤剧的是少数,不了解粤剧的大学生是大多数,“不让学生接触戏曲,戏曲怎么能有明天呢?”

倪慧英为此撰写议案,提请教育部门设立规定,大中小学生每学期必须现场观摩戏曲一到两场,借以加强年轻人对于戏曲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