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甲小武
表演行当。属于小武行当中的一种,与短打小武相对而言,因在演出中身穿大袍大甲而得名。京剧称“长靠武生”。传统粤剧小武一般都兼演袍甲戏和短打戏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小武戏,所以在戏班中无须特别将两者分开作单独的行当设置。袍甲小武在演武场戏时,身穿大扣,蹬高靴,手执长枪、大刀等长把子,在开打或对打中担任主角;在演文场戏时,身穿大袍(蟒袍),俗称大袍大甲。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武场开打的套路(如打四星、打二星等); 掌握所有有关武场的传统表演演场(如斩三帅、大战等),稔熟有行当特色的表演程式组合(如跳大架、韦驮架等);并以一两种特技表演(如打真军、呕真血等)招徕观众。早期粤剧以武戏为主,故袍甲小武在演出中戏份较重,在戏班的地位亦较高,后来随着粤剧演剧风格的转变,小武行当(特别是袍甲小武)发展出一种“武戏文做”的表演风格,就是将小武的武场戏变成文场戏。小武行当担纲的角色身份没有变,戏剧内容、人物装扮、服饰都没有改变,但在演出中把以武技武打、身段表演为主,变成以演唱和做手为主,武场变成了点缀。把“霸腔”、“左撇”的唱法改为平喉演唱,为后来逐渐过渡到“六柱制”的文武生打下了基础。剧团在实行六柱制后,文武生取代了小武行当原来担负的戏份,但大多只演文戏或“武戏文做”,基本上没有了传统意义的袍甲小武的武戏了。

笔贴式
表演行当。此乃传统粤剧戏班对短打小武的俗称,它是与袍甲小武相对而言,京剧称“短打武生”。主要负责饰演戏中精通武艺的青少年,一般是疾恶如仇、锄强扶弱的正面英雄形象,服饰多穿京装、猎装、打衣、座马等短打扮,足穿打鞋或靴仔;开打时较多用徒手对打,或持刀、剑等短兵器。在传统戏中较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武松杀嫂》中的武松,《西河会》中的赵英强等。关于“笔贴式”名称的由来,粤剧戏班有不同的解释:一说笔贴式是清代低级文官的官官,戏班是借此官名,作为类似的角色表演行当的代称。二说此名应是“不贴色”之误。传统粤剧短打小武过去演出不重化妆,演出前只在脸上稍敷薄粉,不涂胭脂油彩;待到演出过程中,要表现戏中人物情绪激动时,运用传统的变面技巧,以气功把脸霎时变得通红,刹那间又变成铁青,再变回白色,所以在化妆时就“不贴色”,以此形容短打小武行当的表演特色。三说是“不歇息”。传统粤剧戏班小武行当,特别是短打小武,演出的都是武戏,大都以武打和武技表演为主,比其他表演行当的演员都辛苦,在戏场中少有歇息的机会,故称之为“不歇息”。“笔贴式”、“不贴色”、“不歇息” 三种称呼,在广州话中发音近似,戏班中人往往相互混淆。它们都是传统粤剧短打小武的俗称。以上几种说法,各有见解,至今尚无定论。


2016年,东盟戏剧节中由南宁民族艺术研究院排演的传统南派粤剧《西河会妻》剧照(本站资料图片)


花旦
表演行当。传统粤剧十大行当并无花旦行当的称谓和设置。随着粤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剧风格的变异,在清同治年间,粤剧表演行当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整合,由原来十大行当中的“贴”(旦)衍生出花旦行当,清末民初,逐步取代了正旦行当。京剧及其他剧种也有花旦行当,但粤剧花旦的表演职能却有所不同。京剧花旦着重表现天真活泼或泼泼辣放的年轻女子,例如《乌龙院》中的阎惜姣、《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等,她们实际与传统粤剧的贴(旦)相似。从传统粤剧对花旦的标志性要求“花旦四门齐”所指的四项技巧中可以看到,粤剧花旦最大限度地把行当的专项职能模糊弱化了。这“四门齐”其中一是“踩跷”,这需要演武戏和身段表演(如《十三妹大闹能仁寺》);二是“散发”,这原是正旦(青衣)的专项技能(如《西河会》);三是“披甲”,这是身穿大扣演袍甲戏,属打武旦的范畴(如《刘金定斩四门》);四是“妹仔戏”,要求懂得演小旦戏(如《穆瓜下山》)。这样花旦就变成了什么戏都能演的通才。粤剧花旦最初也和京剧一样,穿短衣长裤或配裙,扮演剧中年轻美丽的女子,注重念白和做功;人物性格一般是比较活泼天真,举止轻盈。后来随着粤剧演剧风格的转变,花旦扮演的角色在戏中戏份增多,在戏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转向以唱为主,服饰、化妆等也和京剧一样起了变化。到20世纪20年代,粤剧花旦的行当职能已涵盖了除夫旦(老旦)外,整个粤剧舞台的旦脚表演。剧团实行“六柱制”后,正印花旦担任了剧团演出的第一女主角,第二花旦就是第二女主角,这样花旦除了具有表演行当的含义外,更是一种舞台职责岗位。


2017年,由莫伟英领衔演出的《刘金定斩四门之“寿州救驾”》剧照(本站资料图片)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