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粤剧的一句谚语,也叫“七分‘棚面’(锣鼓),三分‘老倌’(演员)”。以前粤剧的乐队不像现在这样隐蔽于舞台左内侧,而是面对观众,坐在舞台的正中靠后位置。那时的粤剧舞台也不叫舞台,而是叫做“戏棚”。乐队是粤剧的脸面,所以称“棚面”。而锣鼓的位置就在“棚”的正中,俨然是乐队的核心。仅从位置的摆布上,便可以看到粤剧锣鼓的突出地位了。因为乐队自身有不少技巧性的表演,在演员表演的同时,乐队也同台表演,观众既欣赏演员的演技,也能欣赏到乐队的演奏技巧。特别是以锣鼓为主的打击乐,在演奏过程中有声有色,手舞足蹈,从音响到形体动作,都能耍出许多花式,以吸引观众。就连打钹,也有一套类似杂技的表演程式。
有人说粤剧讲究热闹,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粤剧观众对锣鼓的音响艺术有特别的鉴赏水平,如扮演老生的角色一出场,先不是看他的表演,而是听锣鼓的打法,是否有表现力,并且许多的表演都是在锣鼓声中进行,内行的观众即使不看表演,光听锣鼓,也能知道台上演的是什么,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文是武,是喜是悲,……他们认为没有好的锣鼓,那就味同嚼蜡,不如看话剧。锣鼓一响,就像喝了人参汤,精神就上来。不论看戏听曲,有时候就是听听锣鼓精准悦耳的声音,甚至锣边花,都会陶醉雀跃。但不同于京锣京鼓“沉闷”,粤剧锣鼓铿锵明亮,粤剧迷听来觉得舒爽。
粤剧最初不是演给人看的,而是演给神看的。渔民出海之前,都要在海滩搭棚,请来戏班子唱大戏,祈求海神保佑渔民出海作业安全,也为了壮行色。那时候的戏,唱功少,只是演员合着锣鼓的节奏用各种形体动作表演,像有些地方的跳神。班子与班子之间唱对台戏,很热闹,但也竞争激烈,竞争主要看锣鼓的特色和水平。
粤剧的锣经鼓谱很多,如“大滚花”、“锣边花”、“文锣出场花快”、“文锣出场花慢”、“高边锣圆台滚花”、“中速五捶滚花”(香港版)、“中速五捶滚花”(广东版)、“闪捶”、“闪捶加长打法”、“凤点头”……各有表现特色。甚至连指挥也靠鼓点,由掌板(司鼓)以不同的鼓点作为“密码”,指挥整个乐队和演职员。演员的唱腔怎么唱,是快是慢,是高是低,都要听掌板的指挥,乐队不是伴奏,而是“主奏”。演员演出时要合着乐队;排练时,必须请掌板到场,整个舞台调度以及各种套路,都得听取他的意见,演出就按他的指挥进行。
粤剧发展到今天,虽然在各方面有较大的改进,但锣鼓的魅力并未稍减,“七分锣鼓三分戏”仍然为粤剧所崇奉,一听到锣鼓敲响,粤剧迷依然精神焕发,欢呼雀跃。(刘克定)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