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广东粤剧界七大院团力量、五位“梅花奖”得主、老中青三代粤剧演员的红色经典粤剧《山乡风云》下月初将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亮相。年过八旬的“粤剧皇后”、40多年前《山乡风云》首演时担任主角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今天特意赶到上海参加记者见面会,为这部集中了广东粤剧界精英阵容的大戏“助阵”。

“里程碑”全新亮相

1965年由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等首演的粤剧现代戏《山乡风云》,被称为粤剧现代戏的“里程碑”。当年《山乡风云》的出现,使中国戏曲界改变了对粤剧的看法,当时甚至有人说是《山乡风云》救活了粤剧。1965年,《山乡风云》赴京演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次年,粤剧《山乡风云》来到上海,在当时的人民大舞台连演15场,轰动一时。此次来沪在东方艺术中心亮相的粤剧《山乡风云》是去年广东粤剧界集中了七大院团的精英力量、历时半年复排的,由粤剧演员蒋文端、彭炽权、梁耀安、欧凯明等担纲主演,既保留了原作的“粤味”,又有所创新发展。去年新版粤剧《山乡风云》进京在北大演出,在京城刮起“粤剧旋风”,之后又两度赴香港演出极受追捧,一票难求。粤剧《山乡风云》重返上海舞台,也引起了粤剧迷和在沪广东籍人士的极大关注,据称两场演出已一票难求。除了《山乡风云》之外,广东粤剧的“联合军团”此次还带来了一台精品折子戏,领衔主演都是粤剧界的领军人物和后起之秀。

红线女宝刀不老

据介绍,近年来年事已高的红线女已较少外出,但为了重新复排的粤剧《山乡风云》,去年红线女就曾率团晋京演出,这次又亲赴上海参加该剧宣传。今年是红线女从艺60周年,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红线女演出了近200个剧目,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她曾拜梅兰芳为师,向京昆艺术大师求教,也曾请周小燕为她丰富《思凡》的唱腔。在继承粤剧唱腔的基础上,又吸收京剧、昆曲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形成独树一帜的“女腔”,并成为当代粤剧舞台上流传最广的流派唱腔。红线女不仅是“粤剧皇后”,她还拍摄了70多部电影,抗战胜利后她曾定居香港,成为香港演艺界具有显赫位置的影剧两栖明星。

近年来,红线女虽然很少在舞台上亮相,但她一天也没有离开粤剧艺术。她致力于为粤剧培养年轻一代传人,热心参加各种与粤剧艺术相关的活动。她一手促成了集收藏、展览、展演等功能于一身的红线女艺术中心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粤剧。

“老同学”回忆往事

之前曾有消息称,红线女在上海的“老同学”、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也可能出席今天下午的粤剧《山乡风云》记者见面会,不过记者昨天获悉,由于袁雪芬前几日不慎在家中跌倒,今天将无法出席记者会。在电话里,袁雪芬给记者讲述了当年与红线女“同窗”的往事。1960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开办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任班主任、集中了各剧种主要演员的“戏曲表演艺术研究班”,袁雪芬和红线女都是班上的“研究员”。袁雪芬告诉记者,虽然之前也认识红线女,但接触并不多,而通过几个月的同窗生活,她与红线女经常在艺术上进行交流,“同学的友谊加深了”,两人成了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离开“戏曲表演艺术研究班”之后红线女和袁雪芬都回到了各自的剧团,相距千里之外,见面的机会虽然不很多,但两人的情谊却一直没有改变。这两位都已年过八旬的“老同学”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这次红线女来沪本来是两位“老同学”重逢的一个好机会,可惜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使得这对40多年前的“老同学”错失了一次见面的良机。(记者 王剑虹)

相关链接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1927年生,1939年从舅母何芙莲习粤剧。早年艺名小燕红,1942年名伶马师曾发掘她到马氏的胜利剧团,始采用红线女的艺名。

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以其出众的才华、杰出的成就,独领风骚于当代粤剧艺坛。她博采众长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红腔”唱腔艺术和“红派”表演艺术,被誉为“粤剧皇后”。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