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7日,由广州市文联、南方报业289艺术主办,荔湾区文联、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广州市曲艺家协会承办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荔湾周末文艺花会活动”在289艺术园区上演。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童慧、荔湾区政协副主席莫清、289创艺公司副总裁郑炤魁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荔湾区文联主席葛华主持。

本次花会以“荔湾映像·曲韵风华”为主题,由“粤韵飘香”艺术分享互动表演、“翰墨戏缘”书画分享会、“匠心童趣”木偶戏经典剧目互动展示、“南国红豆·文化传承”粤剧艺术讲座、“圆梦中华·岭南飘香”岭南葫芦丝音乐会、“商埠情缘”沙面风情油画作品展、“西关雅韵”民间工艺精品展示七个艺术空间组成。

荔湾区政协副主席莫清期待,通过本次文艺花会活动的带动,鼓励更多艺术家参与传统艺术的创新传承,创作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用艺术创作讲好荔湾故事,延续羊城脉络,留住广州记忆。

专业演员指导观众练习粤剧“水袖”。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见习记者张迪摄

名家献艺展粤曲风华

趟栊门下,满洲窗里,别有韵致的粤剧国画……徜徉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里,观众不难感受到浓郁的西关风情。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梁淑卿,台上声情并茂地为市民演绎红腔名曲《荔枝颂》,甜美的声线让人如痴如醉。

为了传承弘扬粤剧传统艺术,分享粤剧艺术人生感悟,本次花会以“粤韵飘香”艺术分享会拉开帷幕。粤剧艺术名家献声之余,粤剧戏服展示、粤语相声、古琴演奏、岭南葫芦丝音乐表演等精彩活动轮番登场,令人目不暇给。戏迷观众还可以向艺术家学习粤剧“水袖功”。

“广州应该多办这样的活动!”谈及本次花会的观感,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八和会馆主席黎骏声兴奋地竖起了大拇指。除精彩演出外,花会还举办了“南国红豆文化传承”粤剧艺术讲座,由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粤剧研究部研究员区子珩主讲,为现场观众普及粤剧鉴赏知识。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广东木偶戏也加盟荔湾花会。在“匠心童趣”木偶戏经典剧目互动展示环节中,小朋友不但能欣赏精彩的演出,还可以自己动手学习操控木偶。

伴随着葫芦丝婉转优美、纯净优雅的曲调,脍炙人口的广府童谣也唱出了新的味道。《新荔枝湾》《锦绣岭南》等一曲曲专门为荔湾创作编排、具有岭南特色的葫芦丝音乐,将观众带进优美的荔湾画卷与美好的童年回忆中。葫芦丝艺术家、音乐教育家李鑫雨介绍,这些“岭南葫芦丝音乐”是他根据广东音乐,结合岭南文化和自己多年探索的开创性发明。


泥塑水墨绘荔湾风情

为“南国红豆”的风韵“立此存照”,也是荔湾区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吕志强、副主席兼秘书长黄锐才的愿望。在荔湾花会现场,他们即兴创作粤剧面谱等粤剧主题书画作品,通过诗、书、画三结合的形式,传递着百年翰墨戏缘。他们还在现场免费派发《粤剧粤曲在西关诗书画专题作品集》,与书画爱好者互动交流。

书法家吕志强即席挥毫,将粤剧中经典唱词变为书法作品。为了组织此次诗书画展,吕志强还邀请了广东楹联学会原副会长梁俨然赋诗。其诗词作品风格清秀,古雅流畅,散发着平和质朴的内涵。

“书画是静态的,粤剧是动态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艺术的本质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传统文化的弘扬。”黄锐才表示,舞台上再精彩的粤剧,总有“曲终人散”之时。他决定用手中的笔墨,将粤剧台前幕后记录下来,让观众更持久、全面地欣赏粤剧之美。

怀着相同的理念,著名雕塑艺术大师万兆泉、万兆元创作的西关风情、故土系列雕塑作品同场展出。他们以精妙独特的构思、立意、命题,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和简洁凝练的表现手法,塑造西关风情人物和乡间生活情节,展现鲜明的岭南特色,唤起人们对乡愁的共同记忆。

“我是西关人,我的作品也表现了西关的风土人情。”为了重塑渐渐被人淡忘的“老广”生活情景,万兆泉结合西洋雕塑和民间工艺技法,运用夸张手段,创作了一批批具有漫画幽默感的西关风情雕塑,至今已有将近20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荔湾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商埠情缘”沙面风情油画作品展展出30幅荔湾区油画协会会员创作的沙面风情油画新作。它们从各个侧面表现沙面建筑群的异国风情,有的表现百年沧桑的人文历史,有的表现人与景的生活情趣。

荔湾区政协副主席莫清表示,沙面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广州“千年商都”的见证。如今,荔湾已成为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结合点和支撑点。她期望画展助力擦亮沙面“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品牌,为荔湾区建设“国家重要城市核心功能区”提供文化凝聚力。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由记者杨逸,实习生梁焯贤、陈蔡定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