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岭南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省政协副主席唐国忠等出席。“最慢的艺术”遇上“最快的一代”,如何能使弦歌不辍、粤韵流芳?这成为探讨的重点。
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说,目前粤剧的主要观众以50岁以上的群体为主,呈现年龄高、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一高两低”特点。或许很多人其实不懂歌剧,但会去听去看,而对于更平民化的粤剧、粤曲却不以为意。丁凡说:每年都有不少代表广东出国交流访问的文化代表团,但有关部门很少会带粤剧出国。“为什么作为岭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在海外最具影响力的粤剧不能代表广东?”
丁凡表示,我们处在一个发展最快速的时代,当“最快的一代”遇上“最慢的艺术”,如何能使弦歌不辍、粤韵流芳?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倪惠英说,今天我们遇到了时代的挑战,甚至有无可适从的感觉。
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戏剧家陈中秋说,在全国范围内,岭南地方戏曲的现状可能算比较好的,有一批真实的观众,有“国内少见的繁荣的农村演出市场”和“比外省许多剧种广阔的海外市场”。危机则是:城市观众、青年观众太少。陈中秋建议,岭南戏曲向京剧学习,挑选一些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演员办班,补足传统戏曲的课。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春喜认为,在保护岭南大文化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在不违背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恰当地保护粤语、潮州话等方言的延续和传播。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艺术创作中心国家一级编剧罗怀臻表示,就广东粤剧的发展现状来看,三十年来似乎还没有出现在全国具有广泛号召力、足以影响戏曲审美风向的代表作品或代表人物,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珠三角地区对全国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贡献与影响不对称。罗怀臻认为河南的经验值得关注。罗怀臻说,政府或企业不但有支持戏曲的“口惠”,也有真金白银付诸实际的“实惠”,河南省在对待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院团的某些策略上,能够坚持不唯命、不跟风、不造假。
粤剧艺术家欧凯明、黎骏声、崔玉梅演出的《搜书院》获得满堂喝彩
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和罗家宝交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