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耶胡,弹起大阮。盛夏的蝉鸣里,荔山村的戏曲老艺人们翻开乐谱,摆正“麦头”,行云流水的唱腔与乐队伴奏浑然天成。乐音从村中心的活动室小楼飘出,沉淀进村民老少泛着甜香的田园记忆里。

这样熟悉的情景,已经在荔山这个隐身于乾务大髻山脚的古村持续了超百年。

荔山业余粤剧团创办于清光绪年间,古书载:“声扬斗新,誉满黄梁,当时艺苑,可称佼者。”至今已过百年的粤剧团,更迭的是台柱乐手的面孔,延续的是对传统粤剧的执着和热爱。

近七旬的黄荣亮是粤剧团负责人之一,他的青春记忆是充斥着酣畅淋漓的折子戏表演与台下如潮的喝彩声的。“我们去表演的时候,送花就很普遍了,还有送粮的。”回忆起这些经历,他沉浸其中,脸上浮起一阵自豪的笑容。

打开剧团珍藏旧物的“百宝箱”,一本本装订整齐的剧本被剧团艺人们小心翼翼地翻开,上面用俊秀的字迹抄录着“乙、尺、”三角、空心圆等符号。

“这是工尺谱,都是老艺人当时抄下来的。在没有简谱的时代,老艺人就用它记录曲调。”纵使如今已经无需使用,但这些戏本团员们却不舍让它蒙尘,更不忍有折角。

“我们以前学戏是先由师傅对着这些乐谱唱,我们一句一句跟着学,然后再一个一个动作跟着配上唱词。如果做错了,师傅会亲自掰学徒的手脚,直到动作到位为止。老师傅要我们务必表演精益求精。”团员艺人向到访的我们介绍完,又精心收好戏本,对他们,这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在如今文艺形式多元的年代里,已经不再有那么多观众留守于戏台前。但对于粤剧团的艺人们而言,这份对艺术的痴迷传承初心不改。每天晚上,剧团的活动室都会在7点半准时亮灯“开麦”。乐手挑选出合适的弦丝,调好弦声。

他们大多年过半百,沧桑的双手在琴弦上拂过,仿佛与老友相见相拥。饰演折子戏角色的演员在“麦头”前站定,唱腔或细润或洪亮,将戏本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

虽然人不多,但听众听得专注,演员乐手乐在其中。这几年他们引进了萨克斯等西洋乐器来和音,这也是他们对艺术与时俱进的追求。

文/珠海发布 陈颖
图/张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