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我在深圳戏院观看了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和深圳市粤剧团联合“孵化”的粤剧《千古忠魂之于谦传》。在深圳看一出完整的粤剧,这是第一次,而此番令人动容和惊喜的观剧体验,使我对下一次甚至以后更多的“深圳粤剧之行”充满期待。粤剧《千古忠魂之于谦传》,直观之感可谓过目难忘,余味无穷。这是一出由好故事和好演员共同“点亮”的好戏,值得点赞!

好故事:写出人性的多面

我们这个时代亟需信仰,而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实际上主要来自历史文化的千年积淀,因此,树立文化自信也就成为了当代文艺创作责无旁贷的使命。戏曲是“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其中故事是核心,人物是灵魂;讲好一个入情入理的中国故事,塑造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可能真正打动人心,唤起文化自信。我认为,粤剧《千古忠魂之于谦传》大半的成功正是在于它的好故事——为“民族的脊梁”立传,且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于谦。


明朝救时宰相于谦,以其诗文闻名于世。他的《石灰吟》《咏煤炭》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在普罗大众的历史认知体系中,他很可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关于其忠良智勇的人格特质、升沉无常的仕途遭遇以及悲剧命运根源的探寻和追问其实并不多见。他的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且深爱家人,既与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接轨,也相对容易深入民心。
因此,选择于谦作为该剧的主心骨,具有一定典型性和较大的开掘潜力。为了突出传主于谦,这出戏确实做到了“减头绪,立主脑”;故事脉络清晰简洁,就以时间为序展开,把主线集中在于谦勤王抗敌保国与被陷宫廷斗争的情节上,一明一暗紧密交织。加上人物遭际本身就已十分曲折,几番大起大落急骤浓缩,很能激发观众关心于谦命运走向的强烈欲望。两个多小时的戏看下来,主题鲜明,叙事流畅、紧凑,给人一种想一直往下追的感觉。


但是,如果《千古忠魂之于谦传》仅以优秀的叙事写出了一个正气凛然的于谦,那它还不足以成为一部过目难忘的好戏。这出戏之所以成功,还在于两个关键性人物——皇太后与明英宗。他们都是难以归类的人物,因其身上彰显的人性矛盾与复杂,尤显光彩夺目。
皇太后在其位谋其政,为保住社稷江山力排众议重用“于爱卿”,却终究免不去自私的原罪,恐怕皇儿失势而听信谗言、猜忌忠臣,将于谦一步步推向悲剧深渊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即便在临死前,她竭尽最后的一点气力与良知颁布了赦免于谦的遗诏,但已再也无法从病入膏肓的封建王朝中挽救出国之栋梁了。可以说,皇太后自己也能成就一部悲剧。她的悲剧就在于其人格内部诸多特性之间的冲突,时而公道占了上风,时而私欲压倒理性,摇摆不定、利弊难衡;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于谦命运的起落浮沉,同时烘托出了于谦人格的坚毅之光,使之更为饱满、鲜活,高尚而又真实。


明英宗也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昏君。尤其在经历了全军覆没被瓦剌俘虏的巨大屈辱后,他的人格已发生扭曲、异化,既自卑自责又自负自诩,一方面悔恨无比欲求一死,一方面不忍皇权被夺欲求复辟,同样纠结。不过,最后他还是杀了于谦,再杀奸佞以祭英烈,或许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与世人的唾骂罢。皇太后与明英宗,两个人物都写出了人性的多面与多变,此中也蕴含着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命题:人性,是人类个体命运与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根源。
《千古忠魂之于谦传》有好故事,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接近艺术真实的于谦和大明王朝,其中对于人性的书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其他配角人物仍缺乏细致的刻画。比如董玉梅和徐萧二小人,虽是为衬托传主于谦而存在,但不该沦为一般的“贤妻”和“奸臣”,简单贴上标签就完事,他们的性格和心理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类型化的角色也应该有独特的个性,要创造出区别于同类型人物的“这一个”,那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变成粤剧人物画廊中的新典型。


好演员:演活风骨与奸险

好演员之于好故事,就如匠心大厨之于丰盛食材;一经妙手烹调,味香四溢,美不胜收。《千古忠魂之于谦传》幸有一群好演员,他们年富力强,激情饱满,支撑起了这个好故事。
先说主演,于谦的扮演者林海涛再度令我眼前一亮!此前看过他的小武戏《龙潭虎跃》,被那过硬的南派武功所折服,还为他写了一篇专访,刊于《南国红豆》2018年第6期。这一次看他主演的原创长剧,又是不一样的惊艳——文武兼优,尤其是表现于谦内心激愤与悲凉的片段,显示出其深厚的表演功力。“死谏”“劫持”“赴营”和“决战”是火药味较浓的几场戏,林海涛以南派武生的火爆气质,驾轻就熟地刻画了于谦的刚勇一面。他的声音洪亮而高亢,唱念铿锵有力,而且每一招一式的动作都富于鲜明的节奏感。如在布阵的一段剑舞中,他手持南派“打真军”特有的长穗剑,应和着旋律的轻重拍矫健而挥,游刃有余,身段俊逸优美,甚是好看!
再有“壮行”“催行”与最后的“铸魂”,于谦为人夫、为人父的柔情则在林海涛细腻动人的唱做中淋漓毕现。面对病重的妻子,他的忧心与愧疚流露在眉宇间;生离死别之际,他在子女跟前始终保持坚强与平静,还试图减轻亲人的痛苦;特别是行刑前对爱女唱出的那段“祭潇湘”直教人潸然泪下:“昔日好温馨,相聚诉离情。诗书琴乐声,耳际最动情……此为父所著的试卷,它是我清白一生的见证,你为我传承,为我传情。”林海涛所唱的一字一腔都饱含深情,柔中带刚,可见其感情寸度是经过推敲的;唱罢念出一绝《石灰吟》,字字千钧,最后他昂首阔步从容坦荡地迈上了行刑台,扎架亮相,顿时使于谦的形象巍然屹立,光芒四射!在舞台上,于谦的人物塑造是相当成功的,若要一定挑出些问题来,那只能说是某些技巧的运用与人物设定还未完全吻合。如听闻皇帝出师大败时的“摔僵尸”反应有点过了,显得于谦受不住重大刺激,这怎么会是那个身经万变临危不乱的救时宰相呢?类似的细节还需要在今后加以关注,不断改进。


再说此剧中的反派演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饰演也先的苏小惠,以及饰演萧维祯的陈公驰。就以“赴营”一场为例,狼主也先的那种野蛮霸道盛气凌人,通过苏小惠力度饱满的唱白和身段功架传达给观众了。从出场的第一个亮相开始,他的气场和威势就在那里,直至后来的“决战”,虽然开打不多,但人物的气质仍然是保持到位的,可见这位演员的认真投入。另外,陈公驰演绎的小人萧维祯,表演夸张诙谐,其对于谦的颐指气使和对狼主的畏畏缩缩形成巨大反差,可笑又可恨,是该剧中难得的一个丑角。
最后想谈谈两位花旦,皇太后的扮演者谭兰燕和董玉梅的扮演者卜美玲。这两位演员的嗓音都很通透,唱功了得,几个抒情唱段的演绎都十分出彩,婉转动人。不过,皇太后的念白稍显平淡了,还可注重抑扬顿挫的处理。还有不少观众反映,董玉梅的扮相过于年轻,表演也不够持重老成,特别是和女儿同台出现,就像两姐妹一样。我觉得“催行”那场,董玉梅的服饰可以使用冷色调,因其此时已是病重,妆扮也应更显憔悴,或能增添悲凉之感。


好呈现:打磨中完善细节

一个戏好还是不好,最终要在舞台上接受广大观众的检验。编、导、演、音、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我们的评判。《千古忠魂之于谦传》需要进一步提高,舞台呈现的细节也就不容忽视。在观剧过程中,我有几个疑点,也是关于细节。
第一,场与场之间的衔接有点松散,换景的时间过长,造成了尴尬的冷场。第二,情景切换点交代不明,如皇太后从现实进入内心纠结的那段戏,仅是命人将于谦诗句取下来后便产生了幻觉,看来有点唐突。第三,“包袱”的设置作用不大,如“壮行”中董玉梅弹琴送君琵琶弦断,对后面剧情的发展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第四,在抒情唱段中间突然插入数码音响(MIDI)导致“出戏”。其实该剧的主题旋律设计得非常好,用MIDI奏出极尽悲壮苍凉,放在序幕和尾声谢幕很能渲染气氛,最难的是至今仍回响于脑际,让人念念不忘。可是,如果MIDI在不恰当的时候响起,尤其是欣赏男女主角的唱腔时(“催行”),便会成为一种极不和谐的干扰,直接影响观众的听感体验,建议此处使用现场乐队伴奏。以上这四点,是我认为值得打磨改进的细节,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最后,我要把《千古忠魂之于谦传》纳入我的2018年好戏清单,名列前茅,这个毋庸置疑!当好故事遇上好演员,再假以时日打磨出好的舞台呈现,一出好戏也就能留得住、传得开,有望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粤剧新经典!


本稿件转载自广州青年剧评团微信公众号,作者为刘思琪,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