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戏是我的第一生命。”这是74岁的越秀区德成粤剧团团长祖庾英永葆青春之道,五十多年来她和丈夫因粤剧结良缘,一直坚持做戏,古稀之年仍唇红齿白,仪态优雅,看上去不过六十出头。更为难得的是,几十年来,她和丈夫授徒组成的粤剧私伙局,定期义务为民演出,精美戏服均出自老人之手。成为祖团长的徒儿,不但不收钱,还可以获得师傅亲手缝制的戏服,并同台飙戏。周日,祖庾英夫妻领衔的德成粤剧团在大新街文化站上演上妆大戏,30多位居民免费进场,一边品茶一边看戏,大饱眼福。
还是婴儿时已通宵听戏
“我是听着大戏长大的,未会说话就喜欢听戏了。”祖庾英坦言自己对粤剧的痴迷与母亲息息相关。她告诉记者,因为母亲对粤剧太痴迷,还是婴儿的时候祖庾英就常常被母亲抱到戏棚,天光戏一演就是一个通宵。9岁的时候,五官精致、声音甜美的祖庾英差点拜当时的粤剧名家罗鉴雄为师,后来广州遭遇日军入侵,学艺之路被迫中断。解放后,戏剧复兴,祖庾英加入了街道的宣传队文娱组,经常排戏演出。
粤剧不但是祖庾英的爱好,还使得她收获甜蜜爱情。擅长乐器的莫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也是一名业余文艺演出的骨干,祖庾英和莫志在演出时候相识,在切磋戏剧中互相了解,后来这对才子佳人共结连理,从此妇唱夫随。人靓声甜的祖庾英在兴趣之下显出天分,在多个业余粤剧团中当演员,能演多种角色,尤擅演花旦、小生,子喉、平喉俱佳,60年代初已成为“广州业余四大花旦”之一,并任南方大厦粤剧团团长。莫志是多个业余曲艺社的乐师,还曾任广州市职工业余曲艺团副团长,两人成为最佳搭档。
没经费办戏服自己来做
在祖庾英家中,有一张工作台上放着针线和各色的珠子、布料,还有缝纫机和“扎骨机”,原来,她演出的上百套美轮美奂的戏服正是在这里做成的。她说,刚开始演出时因为经费问题没有办法购买昂贵的戏服,没有戏服就没法登台演出了,她不服输就决定自己来做,一直坚持至今。她向记者展示了一件“男”,上面绣了三条龙,都是由上千颗形状、颜色各异的珠子串成,布匹的搭配富有层次感。“这完全是自己摸索的,图案就找书本,裁剪方式没有规律可言,平时一看到好的图案就会马上用纸画下来回家慢慢描画。这一件“男”足足做了三个月,最初的时候基本上是演出一幕戏做一套衣服,甚至连复杂的头饰凤冠也是自己扎的,穿着自己缝制的戏服演出,感觉很有成就感。”
和不少私伙局不一样的是,祖庾英的剧团长年向市民作义务演出,从不收费,上百套戏轮换演出,还不时有新戏,每次上场都按照登戏院舞台的规格化妆穿衣,一丝不苟。夫妻俩戏称自己是“全自动剧团”,自己做戏,自己化妆,自己布景搬运。祖庾英当团长,不但无利可图,还要自掏腰包“倒贴”,乐师也没有报酬。剧团因此声名在外,原是广州粤剧团知名演员的崔子瑛,时来与她“拍档”演戏。能奏会唱的老业余文艺骨干伍振邦,也到剧团任击乐指挥,还带来徒弟加盟。现场泡好了一大壶香茶,一杯杯斟上给乐师。而近40名剧团成员因为时时有戏做,人人精神愉悦,对师傅的做法也就十分支持,常常主动提前到场布置。除在社区演出外,雕塑公园、铁道文化宫等都留下了他们义演的足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