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少戏种还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曲音像制品作为音像制品的一个重要门类,是记载、保护、传承戏曲一个主要载体,那么在这种宣传、保护的大背景下,戏曲音像市场在今夏是一种什么状况呢?记者就此专门走访了北京各大音像销售商场。
戏曲音像市场较为低迷
“我想要一个范派的卡拉OK,但一直找不到”,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里的音像区里见到一位越剧老戏迷,她告诉记者:这个市场里的越剧我基本都有了,就是现在想跟着学唱,却一直没找到只有伴乐的卡拉OK。记者看到在这个市场内,戏曲音像制品占据了一大块区域,基本上中国各大剧种都有,也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但记者在市场转了一大圈,发现和其他诸如音乐CD和故事片的“火热”相比,整个戏剧音像制品的销售显得有些冷清。
离这不远的北京大世界音像店情况也是差不多,戏曲(主要是京剧)占据了角落的一个大房间,各种戏曲音像制品分类摆放,各自占据着一块区域,但也是显得较为冷清,来看的人不多。与那里的市场销售人员谈起这个,他们也是有些无奈:现在年轻人都不爱看戏剧了,来看的都是一些老戏迷。
上面这种状况也同样发生在其他诸如外文书店音像店等音像卖场,市场缩减、货源不足,整个戏剧音像市场呈现低迷状态。
资金回笼慢影响新产品的开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形式,戏曲音像制品的销售却不景气,令人深思。
“出现这种销售状况是正常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各种娱乐的形式不断出现,使人们的选择余地增多,中年以下的受众更愿意选择其他的娱乐形式,这直接导致了戏剧市场的萎缩”,位于大钟寺的华人音像中心店秦经理这样告诉记者。“而且本身戏剧音像制品的销售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的平稳销售,本身销售表现也和时段有关,在年末销售状况会好些”。
谈及这些,一位京剧老戏迷显得有些痛心:“多好的国粹啊,现在的年轻人整天玩网游、看大片,却对自己的国粹漠不关心。其实在戏曲里面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可以让年轻人了解历史,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国家应该多在年轻人中进行戏曲的宣传,使他们从小培养起对戏曲的兴趣,使戏曲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面对戏曲音像市场的这种低迷表现,作为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商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他们是怎样认为的呢?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的钱社长告诉记者,他们出版社每年都要出版各类戏曲音像制品,主要是越剧和面向本省市场的一些地方戏。每部戏都基本上要经过自己的拍摄和制作加工,相对于戏剧“细水长流”型的销售形式,前期投入过大,而资金回笼又慢,使得出版社不敢多加投入,戏曲音像制品只是整个出版作品中较小的一块。同时,由于音像市场本身也有一些不规范,一些卖得较好的戏曲音像制品的盗版也还是不少,导致正版的戏曲音像制品销售不畅,影响了戏曲音像的原创。而且一些戏曲音像制品的滞销,也使得出版社不敢随便推出新的产品。这样看来,戏曲音像市场上出现老戏迷找不到一些戏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孔雀廊文化公司因制作、发行大量粤剧音像制品而声名远播,该公司总经理陈锦芳告诉记者:“可以说,粤剧音像制品曾为孔雀廊带来荣耀和财富。之所以把出节目的节奏放慢,主要是粤剧节目该推出的和能够推出的节目已出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抓原创音乐专辑上。”
期待戏曲音像市场的春天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得到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在今年刚评出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各地的一大批地方戏都榜上有名。各地政府对戏剧的保护和宣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比较典型的就是今年是越剧100周年,作为越剧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浙江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安排了贯穿整年的纪念活动,以加大宣传。同时,上海越剧院还专门到北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越剧演出活动。
与各级政府对戏曲的宣传、保护相应的是,各地的许多剧团都在创作一些新的剧目,进行剧种的形势的创新和突破,推出一些新的更能让年轻人接受的形式,比如最近越剧推出和歌厅的卡拉OK相结合的形式,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追捧。这种做法本身还有不少争议,但这种新的尝试和突破值得借鉴。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的钱社长告诉记者:“每个地方都有各种戏剧的潜在观众,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出版社会不断推出一些新的优秀戏曲音像制品,现在每年基本都会推出几十种戏剧音像制品,几年下来已经有好几百个,而且已经不断的取得一些收益。”
“近一年来推出粤剧音像制品的频率减缓,却从未停滞过。”孔雀廊公司总经理陈锦芳告诉记者,日前孔雀廊投巨资从香港天星公司购买了100多个CD版权,这批节目全是香港粤剧老艺人留下的宝贵的声音资料,由于这些老艺人有的已故去,有的已不可能重返舞台,所以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讲,这是一批很珍贵的录音资料,这些节目将陆续推出。目前孔雀廊公司已拥有3000个粤剧节目的音像版权,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公司的发展定位是长线产品(粤剧类)和热销产品(原创音乐)齐头并进。
记者在最近的音像商场走访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王女士说:他们一家都是京剧迷,就连她家5岁半的小孩也是很喜欢听,还能唱上几句,她这回过来主要就是买些好的老段子给小孩听,不一定就是以后要表演京剧,就是让他培养一个爱好,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碰到了一些年轻的“准戏迷”,他们说自己并不会唱,就是觉得好听,情节也蛮吸引人。
整个戏曲音像市场的低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年轻观众的缺失和市场缩减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但在政府不断加大宣传、保护力度的大背景下,在各地剧团和音像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戏曲音像市场还是出现了些许回暖的迹象。戏曲音像市场的春天值得期待。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