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个名为「月白戏台」的业余粤剧团,2009年8月23日,于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公演《白罗衫》。8月24日,剧团表示演出水平不佳,不想继续「污染粤剧」。8月25日,剧团网志被移除,意味剧团休演。
月白戏台于2002年由数位年青的粤剧爱好者成立,至今跌跌碰碰,无论演出水平和制作方向也在不断摸索。剧团网页刊载了其成立宗旨﹕
在创作上,月白讲求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同时加以运用和反思,透过演出,寻找小规模戏曲作品在艺术构思和行政事务上的发展路向,从而探索本土戏曲的发展空间。(月白戏台网页,24/8/2009)
在长期的摸索后,月白探索的结果是甚么呢﹖月白面临的迷思,亦是香港很多业余剧团面对的难题。
以演出为中心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戏曲数据中心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香港每天平均公演约4场粤曲粤剧演出,演出量稳定。粤剧方面,主要演出主流粤剧(包括粤剧传统排场戏及1950年代起开山的戏码)和新编粤剧,近年亦涌现一些戏曲舞台剧和跨媒介演出(如挪用戏曲元素的舞剧/话剧)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粤剧吸纳了不同观赏能力、观剧经验、购票能力及戏剧爱好人士捧场。
由此可见,本土戏曲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尚待探索,尤其对于经营灵活的小型剧团来说,可游走的缝隙更多。「探索空间」的定义因人而异,或指创作自由、或是演出效果,或观众多寡。对于那些为兴趣而演出的业余团体来说,很多也抱孤注一掷,置票房于度外的心态,故此反思「演出效果/影响」似乎较贴近其考量点。
有昆曲界的前辈曾说(大意)﹕「对于戏曲演出来说,一个三千元的演出可能比一个三千万的还要好。」意思指,制作资源紧绌的演出不一定比制作成本高的差,相反资源充裕可能令制作心思过份投放至其它部份,有时甚至会喧宾夺主,把「演」这主要部份盖过。
龙、梅的《西楼错梦》(2006)为近年梨园佳话,引证优质的香港粤剧可靠市场支持经营,另外证实了香港有庞大的潜在戏曲观众。分析其成功主因,最后都归功于「台前幕后演出专业」,而并非单单靠华丽的布景和宣传。
本人喜欢看月白制作,亦正因为其资源紧绌,致令布景和灯光没有太多花巧,反璞归真,让人可集中精神欣赏演出。若说每次看戏后有所遗憾,主要因演员演出水平参差,每次只靠一两位主角担戏,未能互拼发出剧力所致。若要处理主要演员人选不稳定,演出水平参差造成的演出落差,应着重因人度戏。剧团可多演折子戏,即使演出全剧,如果没有相关行当/家门的演员,唯有改编剧本以符合演出团队演出条件和能力,或忍痛不演。同时可多演独脚戏,或小品式戏码,以人保戏,方可让演员成全剧本和营造剧团口碑。长远地剧团要发展扎根,可考虑由艺术指导带领固定的主要演员以戏带功,方可慢慢凝聚出具水平和风格统一的演出团队。(白雪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