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申报22项全部通过,端午、书法、粤剧等同时入选,已有26项入选,总数全球居首

端午、书法等22项日前同时入选“世界非遗”。昨日,文化部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目前,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居首。

昨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透露,中国已有几个地区申请京剧作为本地区申报“世界非遗”的候选项目。京剧将在明年申报“世界非遗”,目前,此项工作由北京市文化局负责组织。

中国22项入选占总数近三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日前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端午、书法、粤剧等22项全部入选。此外,羌年等3项入选“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余兴义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本次申报项目数量没有限制。在所有76项入选“世界非遗”项目中,中国占28%。此前,“世界非遗”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今后,申报将每年进行一次,申报项目数量不限。

今年申报,“我们的项目从上午开始念,一直念到下午”,余兴义说,只要有一个缔约国否定,项目就不能通过。因此,会议期间,中方与缔约国和大会组委会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工作。

国内PK“端午”胜“春节”

向联合国正式申报之前,根据各地申报的项目,文化部组织了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在内的专家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和投票。在讨论到民俗类的项目时,专家们纷纷投票给了端午,而没有选择春节。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是“一个挡不住”的节日,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端午应该更加受到重视。

此外,四年前,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级非遗”,引起强烈反响,国民强烈呼吁保护中国的端午节。虽然“江陵端午祭”是从我国流传到韩国的,而且发展到现在也与我国的端午习俗完全不一样,但是保护端午节习俗也成为了影响此次专家投票的一个重要原因。

“申遗”并非专利注册

按照规定,申报非遗并不是知识产权、专利注册,类似的项目一个国家申报成功了,其他国家还可以继续申报。因为,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后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29个项目作为重点示范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规划,实施更加科学的保护。

此前,我国已有昆曲、古琴艺术等4项入选“世界非遗”。

(摘自 《新京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