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佛山人大多对福贤路上的红星影剧院的日夜排长队、买票看粤剧也要找关系的盛景印象深刻。然而,2000年停业,2009年拆除,红星影剧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去年3月,新红星影剧院选址南海区罗村联星村重新开业,意欲再现辉煌。一年多过去了,如今的新红星影院却十分落寞只放映电影,粤剧演出成为“陪衬”,难以重现昔日粤韵袅袅的辉煌。而地点偏僻又导致电影院上座率不足,也让这个老牌影剧院更加落魄。
尴尬:免费粤剧难“请”人看
近日,记者来到南海罗村联星村的新红星影剧院“联星影城”走访。正门口放着时下热映电影的大型宣传板,演出排期显示的也是时下的热门电影。如果取下墙上挂着的粤剧老照片,它看起来就是一间普通的电影院。
改名“联星影城”后的新红星共有三个厅,其中A厅设置了表演舞台作为多功能厅以开展粤剧表演,B厅和C厅仅作为电影放映厅。开业至今一年多过去了,红星影剧院不再开卖粤剧演出票,而是以电影放映为主,粤剧演出逐渐沦为“陪衬”。“从2000年停业后,粤剧演出就不再售票了。”红星影剧院经理黄树德说。
而该院副经理梁宜君则介绍,自去年3月17日开业以来,红星影剧院共举办了18场粤剧曲艺活动,其中均以中小型公益性免费演出为主,比如广东省首届青少年粤剧粤曲大汇演佛山市选拔赛、纪念粤剧武探花梁荫堂百年华诞慈善演出、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联星联谊专场等。令人唏嘘的是,从前辉煌一时的红星影剧院如今甚至难以吸引戏迷过来观看粤剧表演,“别说要人买票来看粤剧,现在是请人来看都很难请。澳门粤曲唱家邵国希去年曾经与一众香港澳门粤曲名家来红星影剧院表演,当时还要专门租了4部大巴去市中心接戏迷,才有人愿意过来看。”
探因 地点偏僻座位不足
联星影城位于罗村联星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居住着大量外来人口。早在开业之初,已有不少老戏迷对此选址提出异议,认为距离市中心太远,粤剧氛围不足。黄树德对此也表示赞同:“外来人口对粤剧感兴趣的毕竟不多,而这里交通不便,粤剧的市场观众主要是老年人,他们不愿意来,想来也不方便。”
同时,场地的局限也让影剧院很“为难”,“请一个剧团过来表演,费用少则三五万元,多则十万元。目前最大的A厅也就310个座位,以3万元计算,满座一张票也要近100元才能收回成本,这个价格市场是无法接受的。”黄树德说,像广州的南方剧院座位有700多个,那么平均票价就算低点也能收回成本。“如果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每个月做十场八场粤剧演出,肯定会亏大本。”
从2007年开始,红星影剧院从国有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负盈亏。重开后的红星影剧院走的也是“怀旧”路线,票价定位较低。目前佛山各大电影院的正价票目前在60~90元,而红星仅在35~45元之间。但由于地点偏僻,交通不便,上座率一直不理想。开业至今,白天最多放映两场,晚上两三场。截至去年11月,影城共放映3070场,观影13000人次,平均每场只有4.2人次观影,开业8个月总收入仅55万元。
本地剧团七成业务在海外
除了自身际遇有变之外,影剧院还必须面对的是粤剧表演环境的变化。“以前邀请剧团来演出,一般是售票收入按比例分账,现在则是无论演出卖出多少张票,都要付给剧团事前讲好的价钱,风险全部由剧院承担。”梁宜君介绍,目前佛山本地剧团70%左右的业务都在海外,在本地的表演占不到30%。“一直说要开拓海外市场,本地市场反而做不起来。”
梁宜君说,红星影剧院自身目前也在探索粤剧的市场化经营,但也十分盼望能得到政府支持,“例如广州的南方剧院,租金就是由政府出资,卖票收入则归剧院,得到扶持才能运作起来。”
“红星”威水史
位于福贤路的老红星影剧院始建于1953年,1954年正式开业轰动一时,是当时整个华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影剧院,也很快成为粤剧名家的聚集地。黄树德从1985年开始在红星影剧院工作。他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少,当时的红星影剧院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排队才能买到粤剧演出的票,可谓一票难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影产业的兴起,红星影剧院开始走下坡路,但是粤剧演出却从未间断过,票价从开始的一元五角左右发展到2000年的30元。“直到2000年6月7日深夜3时,影剧院天花板坍塌前的那一晚,我们都还在售票。”黄树德说,就在那一夜,天花板坍塌,次日就因场地残旧危险马上停业。2009年,由于东华里改造,红星影剧院被拆除,就这样淡出了佛山人的视野。
开业之初,新红星影剧院邀请了粤剧团体前来表演。 如今的新红星影剧院人气有点不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