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剧场、人民电影院、红旗电影院,这是石岐曾经的三大戏院,如今只剩下历史印记,年轻人也不甚了解。而对于80岁的老石岐人萧嘉来说,这些地方是他当时工作之余消遣娱乐的主要场所。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他在这几家戏院看过数百场粤剧表演,而百余张“戏桥”也随着这段看戏经历保留了下来。所谓“戏桥”,其实就是广东人过去对电影、戏剧说明书的俗称,上面会对剧团、演员、剧情等作出介绍。萧嘉收藏的“戏桥”远至1957年,近到目前,将近50年的粤剧变迁或可在这里寻到些许踪迹。
从油印白报纸到带广告宣传册
萧嘉老人珍藏的戏桥年代最早为1957年,在这张主要面向广州地区观众的戏桥上,其中一部戏剧“怒吼吧中国”的介绍极为简单,只列明了“四幕九场粤语话剧”、表演时间、“票价2、4、6角”等字样。年代稍后的由中山县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十场古装粤剧《胭脂案》戏桥,则是32开的4页纸,内容较为丰富,首页以谢觉哉的一首诗作为推荐语,二三页分别为演员表、剧情简介、场序,最后一页则精选了三段选曲。
记者看到,萧嘉老人收藏的戏桥年代较早的以白报纸油印,版式也比较简单,几乎没有图案。即使有图案,也是寥寥数笔勾勒而成的插画,如一张“状元红”古装粤剧的戏桥上,就只有一个酒壶和一个杯子。萧嘉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戏桥上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如彩图、广告等,甚至共有6页的一张戏桥上仅广告就占了2页。
1980年前后:外地剧团频来石岐戏院表演
萧嘉收藏的百余张戏桥里,绝大多数是在石岐的戏院“睇大戏”留下的。记者注意到,1980年前后的戏桥占了萧嘉收藏戏桥的绝大多数。据萧嘉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电影缺乏,电视未普及,流行歌曲较少,粤剧作为地方文娱节目,成了老百姓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于是,粤剧迎来了一段小兴盛时期,当时演出环境较为宽松,内容繁杂,部分剧目为迎合市民,不免带有封建迷信、低俗内容,但均以古装戏为主。“文化大革命”开始,粤剧经历了10多年的低迷期,演出大量较少,萧嘉收藏的相应戏桥中,这一时期的几乎没有。
1979年后,为响应国家“百花齐放”号召,粤剧迎来最繁盛的时期之一。当时的戏桥上的剧团名称五花八门,来自广西梧州、佛山、深圳、广州、番禺、阳江、湛江等十几个地区。石岐一时成为外地剧团驻外演出的重要一站。
“五百多人的戏院常常爆晒棚。”萧嘉还清楚地记得,1982年,广西梧州粤剧团来到石岐的工农兵剧场(如今孙文中路大地电影院附近)演出《女驸马》,场面可说是万人空巷,而随表演出售的《粤曲精选》短时间就售罄,剧中公主与冯素珍的以“龙凤烛、耀眼明”开头的一段对唱,更是成了后来石岐粤剧迷的心头所爱,不时就脱口而出。萧嘉说,那是石岐人第一次觉得,原来广东之外的人唱粤剧也“甘犀利”。而那时,粤剧剧目不再局限于《柳毅传书》、《刘金定斩四万》等传统剧目,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或乡土气息的新编现代剧。
萧嘉说,这段时间中山人进戏院听大戏的人很多。他收藏的一张1984年进入孙中山纪念堂影剧院观看佛山粤剧团表演的门票显示,当时位于场地后座的座位价格已是40元,而当时作为市林业局干部的萧嘉月收入才400多元。尽管如此,一个月里,萧嘉都会看上一两回粤剧表演。而当时像萧嘉这样的粤剧爱好者,人数众多。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萧嘉也收藏了一些戏桥。“很新颖,但少了一些怀旧的感觉”萧嘉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