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民间戏曲
谁在坚持?戏楼无一不在老城区
“大概是1996年左右,在云香楼唱戏曲,每天很早就坐满,非常红火。”
“以前光唱粤剧的茶楼就二三十家,到处都有得听。”
从一段段回忆中,不难看出粤剧曾经的辉煌。但从目前罗列出来的民间戏楼地图,不难看出,仍可以听戏的茶楼,无一不在老城区。“大多集中在荔湾和越秀、海珠这些老城区,其它地方都不好。这里比较传统,外地人都知道这里有粤曲听。”珠江曲艺团团长陈树荣说,他也接到一些新城区的酒楼邀请,但大多环境不理想,理想的酒楼又不想增设唱戏项目。
“算是坚持吧,在广州粤剧表演平台不多,唱下来很困难。”云峰粤剧团团长嘉华说自己的团队确实是在坚持唱戏,“没有政府扶持,靠演出,靠兄弟姐妹们撑下来的。收入就靠打赏、茶位费和外出接单。每天的收入不稳定,维持下来,职工平均月薪2000元左右。”
如何坚持?民间巡演与在茶座坐唱并举
陈树荣对民间的曲艺团有着自己的定位,“公办粤剧团上台表演完就走,我是把它当生意去做,要建立和听众的关系。”他说,“我们演出时,在收入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不向酒楼收演出费,一个观众的茶位收一块五,我们团率先搞这个制度。以前是酒楼包场,400元或300元一场,这样搞我觉得不行,团队就没有责任了,不管旺也好,淡也好,没有责任。酒楼是皮,团队是毛,没有皮,毛也不行,所以关系一定要处好。现在,大同酒楼的经营我都会参与其中。”
云峰粤剧团的经验是两条腿走路,一个团在珠江三角洲巡回演出,一个在茶座日常唱戏。嘉华介绍,“唱粤剧的人都知道,广东最好的粤剧市场在粤西,它的市场面很大,那里一年四季都有粤剧唱。这跟经济、民俗有关系,每个村有什么节日或喜事都要请粤剧团做大戏。当地也有很多粤剧团,从业人员很年轻,粤剧在粤西的气候非常健康。”
自2009年接手云峰,嘉华坚持广州茶楼的带妆折子戏,并利用自己的人脉开拓粤西市场,擦亮了云峰剧团的招牌,“用心去做,肯定能做好。争取把经济带动起来,把品牌打响。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云峰。”
如何传承?粤剧是文化永远不死
被问及是否会担心广东戏曲不在时,陈树荣很坦然地回答,“粤剧肯定不会消失,随着时间推移,稍稍有点影响,但这种形式和类别,肯定不会消亡,粤曲肯定有人听。”
嘉华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毕竟是地方剧种,有悠久的历史。粤剧本身就是传统的东西,就是文化本身,文化你不能丢掉,最起码在广东,我们的品牌就是粤剧,别的地方就别的地方戏,地方戏是代表当地的,有共鸣的。”对于粤剧的传承,嘉华认为最重要的在基础教育,“政府繁荣扶持振兴粤剧,不应该是一两年的事情。喜欢粤剧最基础的是认识粤剧,你不认识,没有能力欣赏,只能是看热闹。最好把粤剧当成文化,让小学生、中学生认识它,才能慢慢吸引他们来听。年轻人不抗拒了,并知道传统剧目的背景是什么,就成功了。粤剧不过是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它,可以了解更深奥的传统文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