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头,江河流过,鼎湖西樵,独有粤声。粤剧被称作“南国红豆”,2009 年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如同众多传统艺术一样,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也逐渐步入“夕阳”,当人们进入剧院听粤剧时,都会打趣说剧院里尽是“活络油”的味道。作为拥有粤剧深厚基础的中山,也存在着此等尴尬。本报曾于2013年1月14 日以深度新闻的形式刊出了《夕阳中的南国红豆》一文,探讨中山粤剧当今的生存境况。11月11 日至15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中山粤剧文化周在全市上演,掀起了一轮粤剧“大家演大家睇”的热潮。在粤剧文化周期间,记者与众多粤剧行家里手一起探讨粤剧内部的现在和未来。
一本难求
唱来唱去都是《打金枝》
在为期一周的表演中,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表演团队来自珠中江各地,也有佛山和肇庆的专业粤剧团,他们总会选择一些相同的曲目,《打金枝》几乎是每场演出必演的曲目,而《梦断香销四十年》、《柳毅传书》等剧目也是“常客”。就连名家们也绕不过这些名字。
是这些粤曲剧目足够经典,让大家都不约而同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抑或是根本就没多少选择,只能“撞曲”?在采访中,许多艺术家表示两者兼有,但后者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个拥有150年历史的剧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竟然只留下屈指可数的剧目。对于这样的危机,粤剧的大家们早已经认识。
香港著名粤剧大师白雪仙携爱徒陈宝珠和梅雪诗来中山参与中山粤剧文化周活动时表示,粤剧的创新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剧目的创新,“编剧人才太少了没有好剧本,哪来好戏呢?所以香港老演唐涤生的戏。讲笑的可称为‘样板戏’。我都不希望这样。我希望有更多好剧本。”
而国家一级演员,原深圳市戏剧家曲会副主席冯刚毅也有相同的看法。“有人说,如果不是演传统剧目那就不是粤剧。但实际上我认为粤剧不一定要非要演古装剧,艺术是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有一些探索性的改变,可能看起来非驴非马,但这是探索过程中少不了的现象。我现在参加的‘七十二家房客’已拍到近千集,很受观众欢迎。为什么受欢迎?编剧都差不多有二十个,不断根据现实生活和观众的需求编写剧情,所以粤剧首先要解决剧的内容。社会发展了,大家的文化生活种类丰富了,粤剧要有创新。比如说手机,拿着它不出门也可以看到各地信息。所以现在有宅男宅女,在家一样知天下。如果粤剧还老是演原来的节目,受众的范围就难以扩大。”
每一步创新都要付出代价
实际上,传统戏剧的创新早有戏种尝试过,就在前不久黄梅戏《贵妇还乡》来到中山演出,这一场由西方话剧改编的黄梅音乐剧在全国巡演,大获好评,并获得了 “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中山的观众听来也耳目一新,主演兼出品人吴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过,如果梅兰芳大师活在今天,也不会再出现戏曲的繁华景象,这是一个如此多元的时代,如何让时尚解构戏曲的美,唯有创新。“有人说我就想听你唱《女驸马》,怎么就出现这么一个啥都不像的剧,我告诉大家,只要黄梅戏的核心——音乐没有变,其他我们都可以做尝试,我也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但所有的这些就是想许传统戏曲一个未来。”
对此,香山粤剧团的团长邓志驹也深有体会,“我几年前就在上海看过吴琼改编过的黄梅戏,她是戏剧创新很早的实践者。而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粤剧,就像今年演出的 《六祖惠能》,这是我心中考量了十年的剧目,对于六祖这样一张岭南文化名片,从来没有粤剧的形式去表现他,我一直都想把他搬上粤剧舞台,但却因各种原因搁置,直到在国恩寺拜会了如禅大师,才重新激发了这个念头。”邓志驹说所有的创新都是艰难的,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许多老师,最终确定由何初树、梁建忠老师做编剧,梁建忠做导演,主创一行还沿着六祖的足迹一路采风,“从剧本到舞美、服装设计、灯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创作,耗费心力,所以尽管这部剧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我们都因为这样的创新而感到骄傲。”
台后比台前更缺人
而实际上,像梁建忠这样的粤剧导演,在整个广东都屈指可数,全方位的人才的危机一直困扰着粤剧的发展。西区长洲曲艺社社长杨国森说,虽然现在中山的私伙局多了,喜欢唱的人多,可伴奏的师傅越来越难找了。技术好的乐师,基本上一个人身兼几个曲艺社的活儿。因为实在忙不过来,有些私伙局只能出钱请乐师。从开始的伴奏一首曲要5元、10元,后来甚至按时间收费。一曲20多分钟的曲子唱下来,价格甚至高达60元左右。“有些要按分钟来算钱,有时一场排练下来要花好几百元在乐师身上,比花钱去KTV 唱歌还要贵。没办法,谁让现在会粤剧伴奏的师傅这么少呢。”
今年已经年过六旬的黄老是二胡师傅,对于这一行当的青黄不接,他深有感触,他身边认识的乐师,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香山粤剧团艺术顾问蔡法告诉记者,他们团里团员平均年龄在整个广东来说是最小的,“二十二三岁之间,这是极为难得的。”而为了寻找到这些粤剧新苗,他们走遍了广东甚至广西,“珠三角基本很难招到人,剧团在中山,可是没有一个中山的孩子,团员基本都是湛江招过来的。那里经济相对落后,孩子们都想走出来。”粤剧专业演员从一个原本大家都很热爱的职业变成了无奈的选择,这不免让人唏嘘。
年轻血液输入减少,使得粤剧总是一副“老面孔”,一位中山资深戏迷告诉记者,邓志驹以后有哪些知名的唱将他再未听说过。
培养新人“坐火箭”上位
在香山粤剧团市民开放日的当天,不大的练功室内已经挤满了人,跟随着定板的声音,年轻的团员们认真地练习着各项基本功,从压腿到下腰,从翻筋斗到刀枪展示,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戏迷们也安安静静看得津津有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粤剧的传承始终需要新鲜血液,全方位的培训自然必不可少,香山粤剧团团长邓志驹告诉记者,在他们建团之初,就已经设计了关于粤剧各个门类的培养方向,比如编剧、导演等,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施。“目前我们是通过政府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机制经营这个团体,所以尽管有困难,但是仍然可以坚持下去,从机制上来说是有优势的,我们的团队很年轻,机制很灵活,只要是人才都会给机会上位,我们常说团里的年轻演员不是坐直升机,而是坐火箭上位,不像那些事业单位的团体,要论资排位,只要你有能力,很快就有机会 ‘出头露面’”。
邓志驹说,目前他要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六祖惠能》,在不久的将来还计划把孙中山、四大百货等中山题材搬上舞台,将吕文成的广东音乐和粤剧结合起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政府的扶持,中山粤剧文化周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希望在整个粤剧环境不太理想的当下,给我们坚持的力量,同时,粤剧人不断推陈出新,努力让南国红豆发出新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