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是南海文化馆“粤剧进校园”的基本理念,与此同时,任何一项教育工作的有效乃至高效发展离不开教师及领导层面的引领,而粤剧的专业性更突出了“以师为引导”的重要性。因此,南海文化馆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同时,亦高度重视领导和名师们的引领作用。
(一)文化馆专业引领,学校积极配合
戏曲教育是一门综合有序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符合教学规律的戏曲教育需要有长远的目光和宏观的规划设计与指导,避免混乱无序、随意性或功利性、即时性的教学价值取向。因此,顶层设计人的引导、调整非常重要。南海文化馆郑馆长是粤曲专业出身,粤剧粤曲功底深厚而扎实,从事戏曲相关工作多年,深谙粤剧粤曲学习的方法和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搭班子,建设专业团队:既有创作剧本的专业人才,又有专职唱腔设计人才和专业乐手,还有较齐全的角色分工和表演指导。不仅如此,郑馆长还带领团队根据学校学生的基础明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制定具体教案,实施过程再根据学校的反馈进行调整,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系列教材。整个团队配备齐全,实施有序,专业人才各尽其能,实现统筹合作的效能最大化。
与此同时,合作学校的配合与重视必不可少。一方面,领导班子要统一认识,把“粤剧进校园”作为一项传统美育教育来积极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课时、师资配备等;另一方面,音乐科组要积极参与、投入与督促。以西樵第一小学为例,自2008年起,西樵第一小学就与南海文化馆联手开始“粤剧艺术进校园”的探索。每周文化馆的老师都坚持走进校园开展粤剧基本功训练,学校也相当重视,将粤剧的基本功融入到每天要开展的课间操中进行集体熏陶与巩固,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温,并成立“红豆”粤剧社,由音乐科组长李立老师负责并及时跟进、反馈。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在这一历程中,该校排演粤剧《穆桂英求将奇遇记》荣获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最佳创新奖,《春草闯堂之上路》荣获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桃园三结义》荣获第八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优秀展演奖,《欢乐课间》《虞姬巡营》荣获第一届广东省少儿曲艺”小牡丹绽放”奖,《小放牛》荣获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猴王借扇》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地方戏展演一等奖。西樵第一小学也于2011年荣获“南海区粤剧传习所”称号,同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推广基地”称号。学校硕果累累,学生们收获颇丰、受益良多,音乐科组负责人李立老师在这十年的坚守与努力中,也从一个外行蜕变成粤剧爱好者乃至粤剧专家,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颇受好评。
学生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专业团队、专业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培养;而学生兴趣的保持和增值,很大程度上依赖学校的鼓励机制与积极引导。因此,粤剧界顶层设计人的引导、调整和合作学校的积极配合、重视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二)名师领航,点石成金
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及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倪惠英、何笃忠、梁健忠、彭炽权等走进学校,教授或点拨更细致的粤剧表演艺术。他们排练粤剧身段操,点评指导学生粤剧节目,提升粤剧剧目观赏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将粤剧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让其生根发芽,让学生们获得进一步提升。
“表现”是人的心理原型和本能冲动,而表演是“表现”的高级形式。“粤剧进校园”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表现自我,在表演的过程中滋养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品德,获得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