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看见世界 让世界看见广州
广州名片 文化遗产系列
总第79期
候选名片78号
粤剧
提名辞
粤剧的曲牌数量在地方剧种中数一数二,伴奏从单一的中式乐器到率先引进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唱腔从“戏棚官话”改为白话,一切无不是广州的兼容和开放的最佳注解。
索引
唱腔采用广东的音乐、旋律,同时借鉴岭南画派的写意手法,舞台表现运用岭南建筑美学……生于斯、长于斯的粤剧,于今年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剧后,我国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传统剧种。
粤剧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广州一张最瞩目的名片。
唯心
粤剧有着广东人的风骨
花旦两颊抹胭脂,小生水袖甩风流。这大概是年少懵懂的我对粤剧全部的印象。那时,家里喜欢粤剧的只有祖母一人。我常依偎着她,听着那长串的“咿呀”哼唱缓缓入睡。
2007年中秋,我头一回完整地看一出大戏,地点在西关逢源大街。戏开场了,演的是《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龙女三娘以凤冠霞帔出场,笑颜如花、顾盼生姿。柳毅却不知新娘便是龙女,唱腔一出,音韵惆怅婉转。半小时后,台上迎来了大团圆的欢喜,台下这才响起掌声。你可能会好奇,看粤剧怎能这么“冷静”,从头到尾竟连一声叫“好”都没有。难道广东人真内敛如此?其实我想,这更多是源于粤剧对细节铺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观察柳毅如何一步步认出红盖头里的龙女,几多情感尽在不言中,你又怎么忍心以几声喝彩来打扰?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广东大戏目前仍是流传最广的传统剧种。2009年国庆前夕,粤剧更迎来了“申遗”成功的喜悦。尽管如此,粤剧人还背着很重的危机感。
2004年,广州市文化局做过一个调查,广州粤剧观众的年龄集中在51岁以上,“铁杆戏迷”仅剩2000人左右。现在的孩子喜欢R&B、热爱HIP-HOP流行歌曲的不计其数,但他们大多不知道红线女有的“红腔”、马师曾的“马腔”等等粤剧知识。
粤剧是老年人、乡里人的艺术?我认为不尽然。粤剧有着广东人的风骨。老年人、乡里人之所以更喜爱,并非因为他们落伍了,恰恰相反,他们拥有着比年轻人更深厚的粤派传统文化的积累。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幕红船泊晚沙”,说的是在有戏院之前,戏班都是坐着一种绘有龙鳞菊花图案的红色木船,在水乡渔市间漂泊。有时天气骤变,红船在茫茫江海之上,风雨交加,雷电大作,戏班便会全体动员起来,在船上大演《八仙贺寿》。试想当时情景:黑云压顶,洪波涌起,红船就像一根断苇,艰难前进。全体演员们在锣鼓锵锵声中,冒雨向天跪拜,齐声高诵:“东阁寿筵开,西方庆贺来,南山春不老,北斗上天台。”
如此气概,如此风骨,粤剧并不止卡拉OK般简单的娱乐方式。如果把粤剧从广东人的文化基因中剥离,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又有何不同呢?
还记得依偎在祖母身旁,看荧屏里的旦角摆开云手,临别的一眼秋波。是眷恋还是人心的不舍?如果此前,梨园的历史因缺乏保护而残缺散失,莫待行云难寻,我们除了深深的惋叹,从现在起,是否也该做些什么?
传·奇
历经四百载风雨 南国红豆发新枝
周总理曾说,“昆剧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广东大戏因而有了自己的美称。
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
明朝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在广佛一带出现。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棚官话”。到了清末,人们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人能听懂的“白话”。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
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大肆屠戮粤剧伶人并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其间,本地艺人逃亡省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也有艺人流亡至海外,粤剧因此成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据《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早在1852年(咸丰二年),美国三藩市《阿尔塔加利福尼亚日报》便报道了广东戏班鸿福堂过埠演出的新闻。
粤剧解禁重生后,伶人们自发筹钱建立了粤剧的新组织——— 八和会馆,选址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八和会馆共分八堂,包括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
动漫题材已融入粤剧
“文革”时期,江青一句“粤剧是靡靡之音”,粤剧再受摧残。直到“文革”结束,广东省各市文化局重新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不少粤剧新品牌。如佛山青年粤剧团以黄飞鸿英雄大侠形象,推出系列粤剧《禁烟记》、《奇情记》等。
近年来,广东一带各剧团致力于粤剧的创新。把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为粤剧《豪门千金》,以动画电影题材创作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去年,首部动漫真人秀新编粤剧《蝴蝶公主》在大学城开演,把动漫元素融入了粤剧中。
这出大戏留下了什么?
1985年,香港梁沛锦先生在《粤剧剧目通鉴》中,共整理出11360个粤剧剧目。其中,马师曾曾经演出过的剧本有400多个,薛觉先曾演出的剧目超过500个。其数量之多,为其它剧种所少见。与此同时,粤剧经过数百年积累,拥有大批著名艺术家,形成“薛、马、白、桂、廖”五大流派,以及“红腔”、“风腔”、“凡腔”、“芳腔”、“虾腔”等众多唱腔流派。
现场传真
公园中、戏院里、茶楼内,“咿咿呀呀”的吹拉弹唱,广州人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诉说着粤剧……上世纪末,由于经济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粤剧的观众群亦因而日趋老化。但云峰粤剧艺术团“开团元老”李彩霞却说,等年轻人慢慢长大,有了追根溯源的想法时,对粤剧也就有感觉了
茶座 传统剧团时尚“转身”
听粤曲饮茶,那绝对是老广州风味。只是如今,全广州仍有曲艺茶座的茶楼,仅剩六七家。荣华楼的二楼,不足30平米的水泥台铺上地毯、架起布景,就成了云峰剧团的舞台。台下摆放着18张桌子,近200位戏迷,或凝神细听、或轻打着节拍。他们当中有家住员村的、有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每天总风雨不改地捧场。但是环顾四周,举目皆是白首老者。
“不得不承认,现在听粤剧的人少了。戏迷一批批老去,年轻人对粤剧的热情也大不如前。”云峰粤剧艺术团的“开团元老”李彩霞表示,剧团还是力求做到最好:舞台布景、灯光、音响……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拥趸,扩大观众的年龄段,剧团还把各种时尚元素融入到表演中。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当你听到这熟悉的曲调时,不要意外,也不要怀疑,那仍旧是粤剧。粤剧版《女人花》、穿戴粤剧戏装上演现代的“孔雀舞”、“腰鼓舞”,这些都可以在荣华楼里看到。
李彩霞说,时代的变迁,让粤剧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剧种,不得不穿上一层时尚外衣。云峰剧团正考虑把一些经典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里面的精彩段落集合起来串联演出。“有点像串烧,这样大剧做小,本来是8场的戏做成4场,满足更多观众。”
名家 何时再听一回“虾腔”
11月23日晚,中山纪念堂内座无虚席,戏迷们所期待的是一位八旬老人。他那经典的“虾腔”,已经成了粤剧最流行的腔派之一。7年未登台的他,再度挑战自己的代表作《梦断香销四十年》。他便是梨园老将罗家宝。
当晚10时,满头银丝的罗家宝一袭红色唐装亮相,放声吟唱,引发现场巨大轰动。连续半小时的戏份,虽不带妆,更没有唱满全场,但他与众弟子一人一段的穿插演绎的“虾腔”,仍然让戏迷大呼过瘾。
“都80岁的人了,每个眼神、每段云手,都做得很费力”,表演结束后,罗家宝来到台下,助手不停为他按摩背部,好让这位老人呼吸得更顺畅。罗家宝下次演出会在什么时候?在场的人都笑着摆手,“很难了,暂时没有计划”。
私伙局 因爱粤剧而生默契
“逢周二下午开局,互相知照”。黑板上的通知十分醒目,西关“曲艺乐社”的成员平时是邻居,拿起粤剧乐谱便成了戏友。
到了“开局”之时,“师傅”、“唱口”、观众共聚集了40多人。一声高胡响起,小型粤剧演出也正式开始。身穿淡蓝花衣,脚踩粉红拖鞋的陈姨首先登台。年过六旬的她,依然被街坊称作“小花旦”。
无需化妆,不必试音,从她唱哼的第一句高音开始,所有观众都惊叹于那婉转的“子喉”。“唱口”们排着队轮候上台。陈姨的表演结束后,轮到李姨。一曲《魂梦绕山河》紧接着是《重台泣别》,然后又到《分飞燕》……
曲艺乐社中,没有人是专业出身的,包括负责伴奏的“五架头”师傅。然而因为相同的兴趣,大家聚在一起,练就了一种默契。“随时拉我们到公园上台都行,一点不比正式演员差”“唱口”们说。
辞典
戏桥:是开戏前派给观众的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的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
红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在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
煞科:常见于剧本的最后一页,代表“散场”。例如以一个滚花作结尾,就叫做煞科。
爆肚:即是“即兴”,意为实时的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的感情,做出与剧本有出入或没有经彩排的发挥。
虎度门:指演员出场的台口,是粤剧老倌首先亮相的地方,老倌一出虎度门,即浑然忘我,完全融入所演角色中。又称“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