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了广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及传承人共百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广州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处长张镇奎主持,广州市文广新局巡视员刘宛子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培训班为期两天,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作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职责》的专题讲座,广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杜绍勤则以《非遗保护趋势和政策解读》的主题授课,参加培训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均获益匪浅。大会专门邀请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在培训班上介绍了近年来的粤剧保护工作及成效。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在葆有本体艺术特征和文化生态的前提下,取得持续发展,进行活态传承。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的举措及经验,为从事各项非遗保护项目的工作者带来一定启发。

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副秘书长盛春原、副秘书长钟哲平、办公室副主任张霖参加了本次培训班。钟哲平代表保护中心在大会上介绍了近年来粤剧保护工作方面的经验。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秉承对传统文化抢救、整理、研究、传承的思路,近年来在粤剧保护工作上开展了设立“粤剧推广基地”、举办“粤剧学者沙龙”、进行“粤剧记忆访谈”、整理古本剧目并复排传统戏等重要工作。争分夺秒,抢救历史。深化研究,提升文化。集腋成裘,蔚然成风。

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对考察后授牌的“粤剧推广基地”,提供服务平台,包括对基地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基地学生进行粤剧演出,让演出团体与学校对接,让粤剧进校园,也让学生走进剧场,让戏曲欣赏成为青少年美学美育的阶梯,让年轻人在母语乡音的熏陶中寻找文化认同。

“粤剧学者沙龙”是以专题沙龙的形式,让戏曲研究者与粤剧界人士资源共享,让知识分子关注粤剧,提高粤剧的文化自信。用学术提升粤剧底蕴,用粤剧传播岭南文化。

“粤剧记忆访谈”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访谈对象主要是老艺人、和传统戏曲关系密切的老文化人、濒危行当或绝技的传承人、各种老戏班掌故的亲历者及见证者。捡起历史的碎片,还原粤剧的文化生态,寻找发展的出路。

复排传统戏则是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近年的重要工作。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藏两千多本传统粤剧剧本,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粤剧中国保护中心陆续发掘出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进行复排。目前已成功复排《审死官》和《虎将马超》,即将复排《马福龙卖箭》和《杨继业撞碑》。这些传统剧目的复排,重现了不同行当的担纲戏,在粤剧行当萎缩的当下,对于恢复粤剧丰富的行当有重要意义。

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及资源优势,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传承,不辱使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