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演艺界,有一位明星的“政治地位”无人能及,她就是阿姐汪明荃。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她已经当了9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如今,她依然是全国政协委员。在演艺方面,她也成为了香港的“一姐”。阿姐获颁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她还获颁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一直以来,阿姐积极关注并参与香港事务,特别是她积极推动香港粤剧发展的形象,为许多香港人所熟知。

坐在记者面前的阿姐依然神采奕奕。

她表示,对祖国的认知很重要,只有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才能知道香港可以怎么配合,可以有什么贡献,这方面有很大空间。

大部分精力在八和会馆

广州日报:一直到现在,你都会经常参加粤剧表演,还坚持开演唱会?

汪明荃:我的演出一直没有断,两年会开一次演唱会,每年拍一部电视剧,有些大型节目我也会主持。这两天我会主持回归的节目。今年的圣诞节,我就会开我入行45周年的演唱会。当然,这要感谢观众的支持,他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为此我要保持演出的数量和质量。

广州日报:你在工作方面投入很多,十分高产,怎么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关系?

汪明荃:其实我一直比较紧张,没有放松,因为我花大部分时间为粤剧做很多工作。因为八和会馆,要争取戏曲场地,现在西九龙要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区,现在在进行西九龙戏曲中心外形的设计,我们在全世界招聘设计师,已经选出5队。我是西九龙这个项目表演艺术委员会的委员。

广州日报:2005年8月,你代表香港粤剧界与新光戏院的业主商讨续租,希望业主为了香港粤剧界前途,准许新光戏院以现时租金续租三年。您甚至公开指责有关部门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只说不做。可能很多明星不会这么做?

汪明荃:第一,因为我性格直爽;第二是参政议政以来,我也要面对群众,也要反映他们不同的需要。所以,这方面我一直是敢于表达。重修后的油麻地戏院变成戏曲中心,这是政府特别落实安排的场地,7月17日就要正式开业了。

广州日报:你很坚定要把香港的粤剧发扬光大?

汪明荃:对,因为我对戏曲特别喜爱,越剧、京剧、黄梅戏、川剧等等,这些我从小都喜欢。后来我投身粤剧,也参加演出,并担任了香港八和会馆的主席。所以我非常了解业界的需要和面对的问题,更有发言权。通过我的认识、我的岗位、我的关系,帮香港粤剧的发展解决一些问题。

粤剧在香港一直没断

广州日报:您怎么评价目前香港粤剧的发展状况?

汪明荃:作为香港的本土文化之一,粤剧在香港的发展一直没有中断过。香港市民很喜欢粤剧,有钱的没钱的(人)都会唱几句,每个区举办活动时都会有粤剧演出。相对来说,香港粤剧的演出量是很多的,差不多每年有1200多场。香港八和会馆的会员都是专业的粤剧人士。我们靠粤剧为生的有1100多人,不过其中三分之一是快要退休的。但也有很多香港学生学习粤剧。对于香港的粤剧发展我很乐观。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待粤剧的创新?

汪明荃:广东是粤剧的发源地,一些地方的粤剧加入了很多现代的东西,如交响乐等。每个时代我们需要一些创新的东西,但不是主流,我们不能把传统改变得太厉害。我们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加入一些现代的东西。但传统的根要保存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这一代要尽力保留下去。

广州日报:许多内地粤剧演员常来香港演出?

汪明荃:内地尤其是广东的粤剧演员经常来香港演出,比如新光戏院,一年有一半的场都是内地演出团体租用的。假如新光戏院结业,受影响最大的是内地的演出团体。因为内地演出团体要租用香港政府的公共场地演出不容易(新光戏院为民办民营)。政府演出场地十分紧张,学生毕业、社会活动、筹款等都要使用,一般要提前半年或九个月预约。

将来西九龙戏曲中心建成后,我们希望内地演出团体也可以利用这个场地表演,这是一个很好的舞台。

广州日报:新一届政府希望成立文化局,您怎么看?

汪明荃:我觉得成立文化局是好事,说明政府重视文化。以前我们文化是与体育合在一起的,我觉得文化关乎人的素质提升,我希望文化局能做到这一点,能让我们看到一些方向。我觉得对祖国的认知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才能知道香港可以怎么配合,可以有什么贡献,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间。

汪明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