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静

杨子静,著名编剧家,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前期,(与他人合作)的《搜书院》、《关汉卿》以及《山乡风云》,成了此一时期粤剧及其本人的最佳代表作。《山乡风云》面世,掀起了粤剧上演现代戏的高潮。

善用广州人所乐于接受的俚俗语言,熔雅俗于一炉的笔法去刻划、塑造人物,其笔下的谢宝、翠莲、关汉卿、黑牛、刘琴、斩尾蛇等一群艺术典型深为观众喜闻乐见。

杨子静创作了历唱不衰的粤曲《山伯临终》等曲目。

著名粤剧作家。1913年出生,广州人。中学时因家境贫困辍学,杨子静离开了学校,还是很有恒心刻苦自学。青年时热爱文学,喜爱诗词歌赋,很有心得。后来做过小学教师和任过校长之职。抗战期间,到处民不聊生,他连小学老师也当不成了。一九四三年。他在肇庆认识了粤剧著名演员马师曾。马赏识他的文才,并邀请他在剧团撰写剧本,初作粤曲《还我汉江山》,由马师曾、红线女演唱,轰动一时。从此他便开始了他编写粤剧剧本的笔墨生涯。他和马师曾共事合作密切,写了许多为剧团和观众赞赏的剧本,解放后,他从香港回到广州定居,参加华南文联,这期间又写了不少歌颂新社会和配合中心工作的戏。50年代又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曾任广东粤剧团艺术室主任。一九六O年任广东粤剧院艺术委员副主任。

杨子静主要作品

杨子静很谦虚,和其它作家合作得很好。他撰曲一向要求严格,尽量做到文字清新,不因循俗套,不因词害意,他用字造句又常注意到雅俗共赏,力求切合人物性格,他所作和与人合作的粤剧有古装剧《搜书院》、《红楼二尤》、《钗头凤》、《关汉卿》、《蔡文姬》、《焚香记》、《荆轲》、《十三妹》和现代剧《山乡风云》、《红霞》、《南海长城》等,创作了《山伯临终》和参加创作了新编历史剧《北郭奇兵》和现代剧《越女珍情》等,在创编工作上,花过不少脑筋,付出不少心血,并写出了很多好剧本。出版、发表戏曲论文、广州方言及声韵研究专著。

静公逝世

2006年7月7日,著名粤剧编剧杨子静在广州去世,享年93岁。同日晚,杨子静的另一代表作、粤剧《山乡风云》在中山纪念堂公演,演出前广东粤剧院的演员们在后台举行了一个简短的默哀仪式。11日,广州红豆粤剧团排演的著名粤剧《关汉卿》在香港高山剧场公演。恐怕少有人知道该剧的编剧是静公。

在演出开始前,全体演职人员起立为杨老先生默哀,致以沉重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杨子静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中医医师。少时因家贫只读到中学就不得不辍学,到社会去谋生。

杨子静自幼喜爱美术和音乐,又爱好古典文学,乐于吟诗作文。一位叔父教他学吹箫,熟悉乐律,这些为杨子静日后成为编剧家,打下了深厚功底。

  杨子静曾当过小学教师、校长。抗日战争期间,他教书不成,到国民党军队里做文书,后在军队剧团里尝试着写剧本。1943年,随军北上,在肇庆偶遇粤剧名伶马师曾。杨子静的文采得到马师曾的赏识。1945年,他正式加入马师曾戏班。

  《还我汉江山》是杨子静与马师曾合作的第一个剧本。这出戏,借光武帝光复汉室江山来表达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失地的欣喜。此剧在1945年底由马师曾、红线女领衔演出,轰动一时。

此后,杨子静在香港马师曾的剧团工作了五年,还当上红线女的家庭老师,教她古诗文。红线女按戏班习惯,尊称他为“子静叔”。
  1955年,马师曾、红线女从香港返回广州定居,加入广东省粤剧团。马师曾与杨子静再度合作,塑造了《搜书院》中的“谢宝”、关汉卿等一个个经典角色。

杨子静写剧本总是精雕细琢,为一句唱词反复推敲。静公注重剧本语言的文学性,讲究文采和韵律,常借诗词典故来描写人物。粤剧导演陈酉名赞杨子静的剧作:有时语义双关,妙趣横生;有时如哲理般奥妙,令人深思。

因为曾为国民党做事,杨子静在建国后的历史运动中没少受冲击。这也形成了他为人谨慎、淡泊低调的性情。

75岁时杨子静不幸被一个骑自行车的鲁莽男子撞倒,导致坐骨开裂。可他笃信中医,不愿动手术治疗,因此晚年一直卧病在家,更少抛头露面。

对粤剧日渐式微的局面,杨子静一直忧心忡忡。而广东粤剧界长期以来存在编剧奇缺、不重视培养新编剧的境况,让他发出“难能而不可贵”的喟叹。

杨子静的追悼会仅有几十人参加。“一个如此有成就的编剧去世,追悼会却是如此冷清!”老搭档、著名粤剧编剧莫汝城莫汝城悲愤地说:“可见编剧没有什么地位。”

“杨子静老师在编剧组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离世是粤剧界的重大损失。”广东粤剧院院长梅晓沉痛地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