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改革粤剧

薛觉先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书香家庭, 薛觉先四岁时常坐在母亲膝上看戏,看完戏后,他还在家里有模有样地“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薛觉先5岁时,一家搬到香港。薛觉先在父亲办的私塾里读书,后考进香港圣保罗书院,接受良好的中西方教育,丰富的校园文艺活动更让他才智得以充分地发挥。

20世纪初,戏子的地位不高,但在旧时中国,却是一个谋生的技艺。1922年前后,18岁的薛觉先由姐夫介绍进入广州“环球乐”粤剧团,跟随名伶朱次伯跑龙套。凭着刻苦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薛觉先很快受到朱次伯的赏识,升格为“书童”。 从学徒到成名,不过一年光景。 第二年,19岁的薛觉先被有“花旦王”之称的千里驹一眼相中,转至名班,日演丑角,夜演小生, 粤剧大佬们不得不对这位年轻仔刮目相看,加之他文武生擅长,又兼丑生、小武、反串花旦,被戏迷赞为“粤剧伶王”、“万能泰斗” ,薛觉先声名大噪。

数年后,薛觉先 赴上海,自办或与他人合办电影公司,先后拍摄30部粤语影片,并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特别是第一部电影《白金龙》,在东南亚地区一推出,场场爆满,仅广州放映票房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

对此,顺德历史研究会会长张永锡说,粤剧演员参与导演、拍戏,薛觉先绝对是第一人。灵活多变、兼收并蓄,本身就是粤剧的文化特质,薛觉先领悟其中,其身上具有敢为人先的思想,为其日后改革粤剧,奠定了理论根据。

两年后,薛觉先回到广州。他大改粤剧原先行道行规, 精简了粤剧臃肿的运作模式,从灯光、布景、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京剧声腔融入进粤剧;将西洋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引入粤剧乐队;还将江浙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引入粤剧;薛觉先重视革新粤剧舞台环境,禁止舞台周边放着与表现情节无关的物品,保持粤剧演出的高雅性。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粤剧的艺术水平。

薛马争锋成美谈

写薛觉先,不得不提及粤剧另一位大佬马师曾。上世纪30年代,粤剧艺坛出现“薛马争雄”景象。他们改革粤剧,却经常双雄对阵,你演“四大美人”,我就演“秦桧”、“关汉卿”的大戏……

曾有人将俩人比作“诸葛亮”与“周瑜”的关系。佛山粤剧史评论人吴庭璋却认为,他们同拜千里驹为师,在改良粤剧方面,他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薛觉先去过很多地方,眼界极广,对西方戏剧、中国京剧了解甚多。薛觉先提出粤剧应该多借鉴中外多元戏剧精华,丰富表现生活原貌。而马师曾却认为,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主张“既继承传统,又敢于变化程序为己用”,将广州方言俚语做唱词, 将粤剧通俗化走向一个高峰。

十多年前,民俗专家张永锡便在研究顺德粤剧文化,他告诉记者,粤剧五大流派的创始人,其中四位出自顺德。2012年他将收集的有关薛觉先200多幅生平照片,拿到佛山图书馆进行展览。

张永锡说,“薛马争雄”是粤剧坛上一桩美谈,当时西方思想、文化、艺术潮涌而至,传统粤剧受到挑战,加上当时政府禁止四乡研习,落乡班粤剧大受打击,粤剧危机感越发强烈,而他们互为竞争,共同发展,为振兴一蹶不振的粤剧事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直到今日,粤剧界无人能超越薛觉先的创新精神。

张永锡认为,俩人共同改革粤剧,只是方式不同,但愿望、目的却是一致。薛马争雄的结果,令粤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台上斗得天翻地覆,台下,俩人却是好友,甚至俩人还两度上台同演。

薛觉先简介

薛觉先(1904年——1956年),顺德龙江人。曾习京剧,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粤剧表演艺术、培养后辈等方面贡献很大。薛觉先以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

薛觉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