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发新枝,粤韵满禅南”,数百年来粤剧这颗“南国红豆”在佛山生根发芽,成为很多佛山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今,佛山又在积极培养“小红豆”,这些带着童稚之气的清亮声音,为粤剧的传承和发扬带来新的希望。10月27日举行的华光诞上,小演员们的表演,连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倪惠英女士都连连称赞:“比一年前更棒,看到了粤剧的传承。”
小红豆们或在学校接受业余兴趣班的培养,或在家人的引导下和粤剧接触,或师从专业前辈……佛山粤剧的下一代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崛起。
从兴趣班接触粤剧
小碎步、兰花指,昨日为华光诞“站台”的不是赫赫有名的粤剧名伶,而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来自市第一小学的小朋友,稚嫩的童音唱起清脆悦耳的粤曲小调,对粤剧进行了一种别样的述说。“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有继承,也有创新,不错。”一边欣赏,一边点评的粤剧老前辈梁智理如是说。
五年级的罗欣桐最后一个出场,身穿清朝服饰,每一步踏出都和着节奏。二年级开始,她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粤剧兴趣班,每周上两节粤剧课,至今她已经学会了十多首粤曲,在家时还可以和奶奶“切磋”一番。
佛山一小依托紧邻粤剧文化博物馆的优势,2008年便设立粤剧班。每周三,禅城曲艺文化馆的老师便到一小校园内指点孩子们学习粤剧。每逢星期三下午,禅城曲艺文化馆的老师会赶赴该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是一小粤剧班的开课时间。
开始上课后,一百多名学生分批“热身”:男孩子在教室一侧练功,女孩子在另一侧听老师弹琴,一起唱歌。带队的郭老师介绍,此前学生们以小调为主要学习方向,而现在学校正在开始改编折子戏,日后将会延伸到真正的剧目。“现在孩子们太小,以培养兴趣为主。”
然而,由于升学等原因,孩子们的粤剧培训面临中断。同样有粤曲班教学的佛山三中和十中初中部分别找到了佛山一小,将选修粤曲班的学生记录下来,如果该学生升学到这两所学校,则可以继续学习粤剧,在教学上进行延续性。
粤剧世家出了个“小李香君”
“扇宫纱看不休,默默相对泪流,望君此去敌忾同仇,有日捷报飞奏,诛却贼酋,与君月下同看江边柳。曲终尽,铅华为你尽洗候玉楼。”16岁少女黄相如穿着一身雪白旗袍,手持鼓槌叮咚弹起扬琴,自弹自唱一曲《李香君》,赢得座下满堂彩。
“声音清亮,一开嗓就能吸引到耳朵,听完整段完全被她的情绪感染了。”和美国休斯敦粤剧社结团而来的昌女士赞道。
曲毕,黄相如的爷爷迎上来,为她接过扬琴。爷爷黄灿芬有着60多年的粤剧表演经历,也是她的粤剧启蒙老师生长—16年前,黄相如诞生于大沥一个粤剧世家。
“我爸爸妈妈、爷爷、叔叔、伯伯全都会唱粤剧。”小李香君走下台来,变回了那个“有时候很疯、有时候很文静”的黄相如。她的18位家人组成了南海横江新星粤乐社,她偶尔会客串一下扬琴手和花旦。
自从6岁拿起鼓槌学锣鼓,黄相如的粤剧生涯已经过了10年。中间的辛苦都已不足道:10岁起就坚持每日早起练嗓,稍长后,相如每天都在爷爷和父亲的指导下进行碎步、手指动作以及表情等基本训练,每天练习粤剧超过5个小时,同时,刚上初中的她还需适应突然繁重起来的学业。
而相如的父亲病逝后,家里“私伙局”同时失去了一名优秀的扬琴手。感受到肩上越来越重的责任,年仅10岁的相如常常躲在被窝里哭鼻子,第二天却照常早起练嗓。
痛苦而漫长的“粤剧学徒”身份在相如升入初三的时候结束了。“爸爸在世时希望我能考上石门中学,为了完成他的遗愿,暂停了学习粤剧而专心学习。”经历过磨炼之后,相如表现出同龄女生所少有的毅力,经历一年的发奋读书后,相如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石门中学。
而现在,粤剧对于相如而言,是一种才艺,是让她和周围同学不一样的“小秘密”。事实上,虽然常常登上粤剧舞台,仍有不少同学不知道她的“小秘密”。
“很多同学都对粤剧有偏见,认为这是老人家才唱的东西。”相如眨了眨眼睛,“他们不知道,粤剧其实已经有了很多创新,像我今天上台,穿的就不是传统服装,而是普通的白色旗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