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长安业余粤剧团20岁了,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亲赴长安给该粤剧团庆生。早前,有粤剧爱好者呼吁拯救濒临困境的粤剧,但红线女认为不存在拯救粤剧的问题,因为粤剧在民间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安业余粤剧团从“私伙局”华丽转身到壮大,20年来的发展史更是验证了红线女的观点。
昨日,市政协主席李毓全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虎门镇委书记尹景辉,长安镇委书记杨晓棠出席了东莞市戏剧曲艺协会长安分会、长安业余粤剧团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
从“私伙局”壮大成业余粤剧团
长安影剧院化装间顶层搭建的一间简易房,是长安业余粤剧团的发源之地。据了解,东莞市戏剧曲艺协会长安分会和长安业余粤剧团成立于1992年3月,以粤剧团活动为主,其前身是1988年由李应梅先生组织的 “私伙局”。
长安戏曲协会会长李玉清介绍,粤剧在长安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解放初期,不少自然村都成立了文娱组(相当于现在的粤剧团队),如乌沙村的江贝、李屋、陈屋、蔡屋。逢年过节,各村都有自己排演的粤剧上演,演出剧目以古装戏居多。每当有粤剧演出时,群众就像过节一样兴奋,观众席坐了不少人。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全民经商的大潮中,长安的粤剧社团陷于停顿。直到1988年,“私伙局”出现后逐步恢复。“当时,‘私伙局’活动条件非常简陋,场所是在长安影剧院化装间顶层搭建的一间简易房。”李玉清说,仅有的几件乐器,都是李应梅自己掏钱或动员老板赞助购买的;用的粤曲谱子,是听录音一句一句记下来的。
1992年3月,“私伙局”转身成立戏曲协会和业余粤剧团,四处走场表演,群众叫好声连连。很多企业家观演后非常激动,纷纷解囊捐助。最令人瞩目的是,2002年,长安业余粤剧团的大型现代粤剧《思源》,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颁奖演出特别奖、优秀编剧奖和策划奖”。这部戏的上演,引起了全国戏剧界的关注。
从成立至今,长安业余粤剧团创作了大型粤剧、小戏、粤曲36部(首),演出新剧目(曲)50个,获国家、省、市奖13个,演出467场次,观众达35万人次。长安业余粤剧团曾先后赴广州、香港、北京、澳门、湖南长沙、四川广安、上海、南宁、广东湛江和廉江、法国等地交流演出,享誉海内外。2004年3月,广东省文化厅授予长安镇“粤剧之乡”称号。
红线女现身长安鼓干劲
昨日,红线女的出现,给长安业余粤剧团鼓了不少干劲。
在庆典活动上,细心倾听长安业余粤剧团发展史的讲述时,年近九旬的红线女几度情不自禁地流泪。红线女说,三天前,听朋友说东莞长安镇业余粤剧团有演出,而且还是由青年人参演。红线女立马表态要来看看青年人的粤剧演出,便跟着朋友来参加长安业余粤剧团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
当看到长安业余粤剧团从一个“私伙局”发展壮大至今日的规模,她万分高兴,连续用了“好、好、好,非常不错”等字眼激动地评价。最让红线女感动的是,长安业余粤剧团曾重新编剧演出《思凡》、《山乡风云》等剧目,而这两个剧目恰是红线女30年前演出创作的。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一些粤剧爱好者提出用“封固”等三招办法拯救濒临困境的粤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红线女回应称,不存在拯救粤剧的问题,因为粤剧在民间有强大的生命力。事实上,长安业余粤剧团20年来的发展,也验证了红线女这一观点。
昨日,红线女说,希望有机会观看长安业余粤剧团的《思凡》、《山乡风云》等剧目演出,并尽其所能将其感受传给年轻人。
昨日,长安影剧院还上演了现代粤剧大戏《浪淘沙》。大戏开场前,金嗓子红线女现场献唱一曲家喻户晓的粤剧《荔枝颂》,她的一招一式,引得现场报以持久的掌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