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媒体报道说,广州只有在大同、爱群、荣华楼等茶楼能够见到粤剧茶座了。不少老戏迷指出,粤剧音乐茶座作为一种体现老广州的特色产物,应该要保留下来并加以推广,让它得以流传下去。但有80后的新一辈广州人认为,在茶楼里推广粤剧着实太吵。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没有了青年观众,粤剧真的就是末日了。
几十年前,粤剧怎么会有青年观众呢?有的人回答是,几十年前没有电视看,几十年前没有互联网。这些解释都有理由。我再补充一条最重要的理由,几十年前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嫲嫲外公外婆或者父母带着去看大戏听粤曲的。粤剧的血脉是通过上一辈甚至更多的是隔代遗传的。
现在的孩子,小小就被关进幼儿园,稍微大一点就要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小学中学。隔代之间的交流能够保持在从厨房到客厅的空间就相当难得了,祖孙两代甚至三代人同进戏院上茶楼看大戏听粤曲,现在说起来真像古老的童话。所以不要怪孩子。问题还是出在大人的身上。
其实不要说粤剧粤曲,《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甚至《红楼梦》,在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少年时还在“文革”的红色风暴中,多少人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迟或早地读完了,更有人的文学启蒙读本就是《封神演义》、《七侠五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等。现在的孩子到底有多少看过这些书中的其中一本呢?就更加不要追问看完与否了。其实说句很实在的话,对于90后的小孩,不要说粤剧粤曲,不要说《红楼梦》,就是让他们去听罗文邓丽君,他们可能也不干了。
稍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都在时代的这个节点上熔断了。报道说,现在在茶楼里听粤曲的都是老面孔,公公婆婆是主力军。其实推算一下,这些如今的粤剧粤曲发烧友,他们青年时候正是“适龄”的红卫兵!他们现在是岭南传统文化的欣赏者或事实上的传承者,而他们的青春却是在弥漫着砸烂一切传统文化的硝烟中穿行过来的。这是多么残忍的历史和现实!也许经历了极为痛苦的否定之否定,他们才重拾了自己年少时跟随老人听戏的心绪,但是他们再也无力像自己的爷爷嫲嫲带着自己去听戏一样,带着自己的孙子去听戏了。这又是一番怎么样的萧杀心境!他们都是粤剧粤曲观众的幸存者。我们也不要责备他们怎么不尽责去让粤剧粤曲薪火相传。
身处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没有理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命运太乐观,闭着眼睛说大话,什么传统文化生命力顽强。但我们也不必以末日的心态自暴自弃。无数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用电脑写字,甚至连圆珠笔都不拿了,但是同样有极少数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甚至小孩子拿着毛笔书写着中国书法的新历史。在人手一部甚至几部数码相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胶片爱好者的行列中,连最新型的数码相机都以增加胶片模式的功能作为新卖点。粤剧粤曲也一样,要不浴火重生,要不就不动声色地悄悄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城中媒体的报道中的这一段很有意思。广州老茶楼里的粤剧粤曲茶座吸引了很多外国人。他们当然小时候没有爷爷嫲嫲带着去看大戏的经历,他们当然是在看热闹。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有兴趣呢?这就不得不涉及到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了。不管是本民族是还是外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哪怕不懂也要尊崇,哪怕不懂也要探寻。其实我们的年轻一代真正缺的不是爷爷嫲嫲带着去看大戏的经历,而是这样的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只有兴趣的动力,只有时尚的跟风,只有市场的力量,粤剧振兴不了,《红楼梦》也振兴不了。只不过《红楼梦》缺少年轻读者没有那么引人注目,而包括粤剧粤曲在内的地方戏曲的衰落有目共睹。说到底,只是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大时代的命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