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粤剧《梦·红船》剧照--主演:彭庆华、曾小敏、文汝清
粤剧《梦红船》引起我对了解红船历史的兴趣,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因为两广(广东及广西)陆地交通不及河道方面,而那时的粤剧戏班常在珠江三角洲及广州沿河一带地区,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红船于清中叶集中在佛山之大基尾,粤剧戏班的第一个工会——琼花会馆,在此成立。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直至今天。好比“南国红豆”的美誉,为粤剧艺人增添几分光彩。有一日,我偶尔翻阅辞海,见一行关于“红船”的其中一项注释,颇觉新鲜,兴奋之余,拿来与大家分享:红船,为明清时期长江一带的救生船。凡江行遇惊涛骇浪之险,均由红船任拯救之责。噫,想不到当时,天地之间,小小红船还具有这种力挽狂澜、救人于危难的职责,想来和粤剧《梦红船》意蕴,一如十二爷所言,“我,本是跌打神医。只是此医只能医一人一处之外伤,故提笔作戏,欲医天下万人之内伤也!”竟然产生不谋而合的妙趣。于是,我借来剧本,仔细阅读,结合舞台演出,在此处谈谈对该戏的粗浅见解。
一、伶人之梦,却也惊心。
作者在剧本的开头题有前言,“借用舞蹈元素和手法,演绎粤剧故事,彰显粤剧之精、气、神。”以此作为导读,我试图走入作品的精神境界里面。粤剧《梦红船》写的是发生上世纪三十年代红船上的故事,或许现代人很难想象,一艘用来唱戏的船,为什么变做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战场。如果没有走进那段历史,恐怕很难体会旧社会伶人的那份酸楚与凄凉。
上世纪的旧中国,那个年代,黎民百姓命贱如蝼蚁,土匪恶霸凶恶如豺狼,官商奸诈狡猾似狐狸,日寇仿佛狮子般张开血盆大口欲吞噬我中华。狂风吹雪,飞沙捲树,“红船不再遮风雨,欲哭无泪任飘零。”然而,一个醉心于粤剧舞台的富商子弟,他不甘心粤剧的消亡,于是变卖家产,购买红船,聘请名伶,为的是重振粤剧昔日的雄风,而为何命运却对他如此残酷不公?粤剧《梦红船》以一系列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事实告诉我们,世道怎样将这样一个平凡、正直、善良的粤剧艺人,推到一个生与死、存与亡于一线的边缘,锻造成如此慷慨激昂,藐视死亡的刚强勇毅性格。——他为保护红船及其子弟,先后制伏前来滋事的恶霸,闯入赌场打救落难的伶人,召集“五军虎”欲血拼于官府,最后与强抢红船杀我同胞的日寇同归于尽。这一系列的壮举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他平凡而自然,真实而合理,没有故作英雄状,因为在这些壮举之前,他所追求的只为“北腿南拳惊神鬼,梨园子弟显神威。”让台下的看官,识得中国戏曲之雄奇,懂得粤剧大戏之奥妙!“剑影班要让列位一饱眼福,大开眼界!”一句话,演好粤剧大戏。就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匪患官欺,外敌强占,一个个如梦魇一般缠着他,你方唱罢我当场,挥之不去的愁云惨雾总是萦绕在红船上的天空。与其屈服于命运,匍匐在强权的脚下,不如与命运来个碰击,和强权作个较量。
粤剧《梦红船》以古朴粗旷,清新刚健的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以邝三华为首的一批粤剧艺人的形象,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红船艺人在面临匪患兵欺,国破家亡时遭遇的悲惨命运,作者以高度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他们赋予无比同情的笔墨。通过一场有关红船梦的幻灭,无疑是粤剧伶人的血泪控诉,形成一出催人泪下的悲剧。一条红船,一个伶人的悲剧,映射出当时旧中国的不可救药。一场烘烘的烈火,既有把封建恶势力付之一炬并催生光明的寓意,也表现了人在绝境厄运中敢于抗争的人性光辉,有如流星,在长空中闪烁。
新编粤剧《梦·红船》剧照
二、舞台呈现,红豆瑛彩。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粤剧《梦红船》的成功演绎,除了得益于作者精心的构思,还有赖于舞台二度、三度的创作。成功的演出总是跟剧本的构思、导演的指引、演员的创造、灯光的变幻、服装的设计、音响和舞美等配合分不开来。一群演员在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中寄予了剧作家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同时集合了其他舞台工作者的审美追求,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规定情境之中。作为中心道具的红船,三层楼的设计及自动旋转,让观众从多个角度,立体地欣赏舞台各个画面。船头摆放木人桩,撤去木人桩又可成为练功场、演出场,客观地还原了当年红船的真实场景。开场时邝三华新购红船,红船子弟拜祭华光戏祖,从而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结束时,邝三华跳上船顶,随着高台照镜的动作,然后点燃炸药,在轰轰的爆炸声中,红船子弟演绎着人生最光辉的一出戏:火烧黄天荡。红船作为贯穿全剧的主要道具,极大容量地承载了故事的起承转合及人物的命运变化,同时还彰显了全剧戏核的品位。红船是邝三华的命根子,人在船在,船在人在。唱词中对红船的描述,充满着浓浓的戏曲味道,使观众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通过艺术渲染,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如梅卿见邝三华新购的红船,引不住惊呼起来:
梅 卿 (唱)梦中的红船,
如一座宫殿在水中漂移。
船舱为我遮风雨,
船台让我舞翻飞。
演尽人间千古事,
唱出喜乐与伤悲。
邝三华 (唱)梦中的红船,
如一座宫殿在水中漂移。
我要让水乡处处闻粤韵,
我要让粤剧大戏有相知。
纵遇狂风兼恶雨,
棋竿高挂戏班旗。
红船的真实再现,为演员们的创作提供一个扎实可靠的基础。剧本设置的情景,如拜祭戏祖、船头练武、独闯赌场、火烧芦花荡等,更为演员的唱、做、念、打的发挥提供极大的空间。
表演艺术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演员把握人物的寸度,各种情感的融合有如食物中调味料的搭配,成份的多少,火候的掌握颇见功力:把握得好,则恰到好处,令人叹服;把握不好,则让人惋惜。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彭庆华饰演的邝三华,在刀光剑影中的从容不迫,大敌当前的刚毅勇猛,还有面对师妹梅卿时的侠骨柔肠,为留住台柱超剑郎宁愿割爱时内心的酸楚,通过他细腻传神的表演,传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彭庆华的身上很有戏,台上他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道白往往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人物微妙的感情来。剧本作者曾与笔者交流,如果能在邝三华这个人物的表演上适当加上文人儒雅的风度,将使人物更具质感。这个意见是比较中肯的。回到剧本那里,从邝三华对拯救粤剧拿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三招——请回鬼才编剧十二爷、广招艺员、新购红船,还有他的人生目标,是演绎广府大戏,传承南派技艺,就这几点来看,他是一个胸中有经纬、目光开阔、颇有远见卓识的人,因此,在他身上体现一种文化人的气质,将使人物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里。曾小敏饰演的梅卿,清纯直率,和超剑郎的一见钟情,虽没有轰轰烈烈,海誓山盟的爱,但在船尾两人憧憬美好未来的一段,不时碰撞出青春爱情的火花,由她带出来的爱情戏,很能吸引观众的视线。戏前半部分,她给人一种月色荷塘的淡雅清幽之美感,后半部分,和邝三华并肩作战时的英姿飒爽,又给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别样感觉,可见她的表演可塑性强,并能做到刚柔并济,——娴熟的武功及优美的身段为她增色不少。文汝清饰演剑影班的文武生,出场时的首板先声夺人,言行举止之中流露出一种戏班正印文武生的自信和潇洒,觉察到邝三华的醋意时,抬脚走人时又不乏一点轻狂的味道,为解救梅卿舍命陪贼人,在日寇强权面前忍辱偷生,关键时不忘冒险通传情报。性格虽有缺陷,却不失为一个敢爱敢恨、有情有义的人。冼鉴棠饰演的十二爷,颇为用心,他迈着八字步出场,不时地摇着折扇,玩着扇花,坐下时翘着二郎腿,介绍戏轨时咬文爵字、有板有眼、左右兼顾的表情,还有略带点卖弄的色彩,把旧社会文人那种虽然流落到戏子堆里,但时刻不忘自己是读书人的清高,表现得入木三分。有朋友跟我说,他特别欣赏在最后火烧黄天荡的高潮戏中,十二爷作为掌板人的设计,在舞台一个角落,定点光下,他手握鼓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着鼓竹的轻重缓急,快慢徐疾,指挥着红船子弟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古代文人,往往运筹帷幄,决战于千里之外,而这台抗敌之战,十二爷就是其中的参谋长,这个设计,产生令人拍案叫绝的感觉。
反面人物方面,其中有龙齐光,在红船上曾被黄天霸追杀,为邝三华所救却有恩不报,发迹后当上国民军官,反欲将梅卿纳为伺妾占为己有,后甘为日本人的傀儡,欺压同胞,一派流氓的本色,“子系中山狼,得意便猖狂”;另一个反角黄天霸,开设赌船,引来红船子弟,赌博中出千,然后逼人画押,欠下阎王债,活脱脱的土匪恶霸的形象;还有日本大佐龟田,强行征占红船,还要杀人灭口,——野蛮民族的凶残本性表露无遗。
新编粤剧《梦·红船》剧照
三、思想火花,艺术意蕴。
粤剧《梦红船》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引发观众的思考:红船上多少鲜活闪光的生命,都被这种愚昧无知、蛮横无理的黑暗势力所吞噬;邝三华带领着一群梨园子弟苦苦经营的红船之梦被日寇当作弱肉强食的必然把戏所取缔。日本龟田打算一纸征收令便将红船占为己有,同时还将红船子弟统统杀死并抛之江河之内,如此杀人越货,泯灭人性的行为在他的嘴里竟作轻描淡写之状,好比是家常便饭中的小菜一碟。其狼子野心,豺狼本性,昭然若揭。
翻开近代史,日寇侵华的事实如在眼前:1867年日本侵略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要赔款50万两白银;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政府赔款2亿白银;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设在东三省,致使不计其数的中国国民无辜丧命;1937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侵华,导致中国伤亡人口3500多万,其中尤以南京大屠杀最为惨烈。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右翼分子,不惜以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为代价,每每挑衅,尘土甚嚣。其中包括参拜靖国神社,改写历史教材,修改和平宪法,大张军国主义扬威耀武,欲吞占钓鱼岛等等……近百年以来,日本有如虎豹横行,一直对我中华虎视眈眈。百年的耻辱得出的教训就是:《诗经》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只有奋起反抗,与敌抗争,才有可能震慑敌人,保存自己。落后就要挨打,懦弱必然被摧毁,历史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并自强不息。
当前国人,每每被乐感文化所包围,大有乐而忘忧之感,时有恶俗文化粉墨登场,霸占荧屏,装乖弄嗲,丑态百出;更有贪官污吏,一如龙齐光、黄天霸之辈,无视国法,利用手中权力疯狂敛财,搜刮民脂民膏;无良奸商,大肆造假,有毒食品,损害国民健康……
关注当代,粤剧《梦红船》有如唤醒国民的篇章,他以昔日红船子弟的故事作为一个侧面,以小见大,窥视当时的封建旧社会,并以红船作为寓意,讴歌红伶子弟的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铮铮铁骨。作品传达了坎坷的历史,民族的苦难不是过眼云烟,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当今的社会制度建立就是以人性化作为基础,以人为本,摒弃凶残强暴,弘扬真善美,共圆中国梦,把人性的光辉关怀到每一个个体的身上,在这个问题上,粤剧《梦红船》具有现实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外延的广度。
四、曲终人散,余音缭绕。
晚上演出结束,走出剧场,我为演出所带来的震撼还激动不已,特别是邝三华最后一跃跳上船顶,亮出南派技艺高台照镜,然后点燃炸药与敌同归于尽的情景,结尾那一曲《红船,壮哉!》仍然在耳边回响,真是让人荡气回肠,壮怀激烈。徘徊在剧场门前,见台阶之上,铺满了各种颜色的落叶,仿佛一条长长的五彩斑斓的地毯,正所谓,一叶而知秋也。不知不觉已经从盛夏步入秋天了。抬眼望,初秋的月夜,天空分外晴朗,乌蓝的天幕上,镶满了宝石一般的星星,走在农林下路,踏着从树叶缝隙里透出淡淡的星光,我的思绪难以平静。有一种有言在胸,不吐不快的感觉。我在想,前几年粤剧舞台上,有不少的作品为了评奖,为了得分,外聘编导携大制作班子,抱团而来,对粤剧这块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可是“风雨”过后,依然不见“彩虹”,除了华美的包装,盛大的制作,各种炫技到了最后没剩下什么东西。而那种深度的人文关怀、叫人魂牵梦绕的艺术形象、让你灵魂震撼的思想内涵,还有备受观众认可的本土艺术的特色,好像跟这类作品没什么关系似的,而拿完奖之后,该类作品往往就刀枪入库,战马归厩,真是劳民伤财,铺张浪费……
或许,从酷暑的盛夏进入初秋的清凉,从喧哗热闹复归到宁静深邃,需要一个时间的过渡吧。粤剧《梦红船》给了我们一种回归艺术本体的启迪:一支由本土编导率领的创作队伍,努力挖掘岭南本土题材,并以粤剧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打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接地气,而且还挺洋气。——呈现的形式新颖,演出非常流畅,一幅幅贴近岭南文化的画面构成动人的审美意境,尘封已久的男派绝技重登舞台焕发光彩。观众的期待与掌声,还有紧张及悲悯之情,都融入到剧场之中,与创作者的心灵合拍,舞台上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观众面前演绎着一个个真实的人生。粤剧《梦红船》为观众带来了期望已久的惊喜。
就本人看来,剧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演出时间的把握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编导们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取舍还有待斟酌,比如作为反面人物较为重要的角色龙齐光,从一个落难流氓变成国民军官,又从国民军官沦为成日本的傀儡,这个人物应该多些笔墨去抒写他的内心变化,这样会显得更具有立体感和可信性。相反开头祭戏祖各种行当的展演,可以适当压缩一下时间长度;又如船头打木人桩的片段,全剧共有三次表演,次数未免多了一些,可酌情删减;火烧黄天荡的片段亦然,前面作为引子,不必过长,点到即止,后面再铺开,这样把展现形式的空间多留给抒写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的刻画上去,这样使得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上述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更祝愿粤剧《梦红船》长演不衰!
注:题目诗句出自苏轼的诗《与胡祠部游法华山》“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