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流散于梧州的粤剧艺人大都流离失所,生活无着。1951年初,艺人们纷纷临时组班到邻近市区的各乡镇演出,以谋生计。为组织艺人生产自救,解决生活之困,市戏改会于当年四五月间,通过郭鋆、易日洪等人对粤剧艺人进行登记,并集中他们在“同园”(现群众艺术馆)开展“新旧社会对比”活动,学习“社会发展史”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旨在使他们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期间,他们每日只有两餐粗饭,发放每人一套灰布干部服,一顶灰色“八角帽”,全无工资收入,李丹云、黄扑、郭鋆等30多个吸烟者每人每日可领到仅够卷七支烟的烟丝,故而梧州粤剧团当年称为“七支熟烟起家”的剧团。

生活虽艰苦,艺人无怨悔。1951年6月1日,孕育半载的梧州实践粤剧团(梧州粤剧团前身)终于呱呱落地。剧团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经济根基,绝大部分演出设备特别是服装、布景等都是向私人租用,声机音响向市广播站借用,刀枪剑戟及各类道具自行制作。若到外地演出,一切物件全由自己装卸搬运,以减少开支,节省每一个铜板。生活上,在没有专职炊事员的情况下,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一视同仁,轮流下厨当“火猫”。

同年12月,经全体艺员讨论,大家决定以骆驼图案为剧团团徽,并将之镶嵌在团旗上。之所以采用骆驼图案,是因为骆驼具备一种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

为了答谢梧州市党委和政府以及山城人民,献上建团后的第一份厚礼,同志们排除万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排练。1951年7月,剧团的第一个现代剧《刘永福》在水都舞台亮相,引起不小反响,“刘永福打番鬼,越打越好睇……”成为当年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刘永福》一炮打响,大大坚定了艺人们的信心。继后,剧团陆续排演了《平贵别窑》、《平贵回窑》、《士林祭塔》、《拗碎灵枝》、《大闹梅知府》等数十个剧目。

1955年秋,梧州实践粤剧团以现代剧《罗汉钱》、古装戏《游龟山》参加广西首届戏剧会演,两剧一举夺冠,共获大会九项奖中的八项(即优秀演出奖、演员表演奖、团体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设计奖、老艺人奖、移植剧目奖)。

1957年,由易日洪口述,龚平章、李丹云、黎元勋整理的传统剧目《双结缘》首次赴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巡演。该剧在广东粤剧界影响颇大,著名粤剧演员罗品超、靓少佳、梁阴棠等赞曰:梧州实践粤剧团在剧中所运用的“打虎”、“乱府”、“大战”、“打三山”、“义释”等传统表演排场,在广东班很难看到。后来,广东省剧协将该剧作为优秀剧目向全省粤剧团推荐。

1965年,由谈路、龚平章创编的现代剧《女民兵》参加中南五省(区)戏剧会演,获各界人士好评,《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广为宣传报道,广东省电台、电视台为全剧录音、录像,并给观众播放。

1973年,由焦尧秋、区俊曼、龚平章编剧的现代剧《滩险灯红》参加广西戏曲会演,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全剧录音。后《滩险灯红》由广西桂剧团移植为桂剧赴京参加全国戏剧会演。

1979年,梧州粤剧团恢复上演被禁锢十多年的古装戏,再度排演保留剧目《女驸马》。7月间,剧团巡回到广东各地,并应邀到能容纳5000名观众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连演七场,均座无虚席……《女驸马》从1957年起至现在,演出场次逾千场,是剧团历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2000年,梧州粤剧团以现代剧《婆婆妈妈》参加广西第五届戏剧会演,喜获“桂花金奖”。

卧薪尝胆,艰苦创业,承前启后,再创辉煌,愿年青一代的艺术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前辈优良传统,为梧州粤剧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