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在过去三星期向大家介绍过我国民族声乐在过去大半世纪的发展,是由于经常听到行内人和喜爱粤曲的朋友批评红线女回广州后的唱腔越来越少「粤曲味」,宁愿选听她的早期录音。
本来听歌看戏如饮食,各有各的口味;不过,如果不理解「女姐」唱腔的变化,是代表着中国声乐「西洋化」和「科学的」的历程,便没法在推动粤剧和粤曲改革的工作上,汲取前人的探索成果,纵然有些成果不是人人认同的。
「女腔」,或称「红腔」,被内地戏剧评论家认为是「集粤剧界旦角数十年来歌唱之大成,将粤剧声腔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页二一0);本地资深的粤剧和曲艺工作者也认为红线女的「女腔」和芳艳芬的「芳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最具影响力的子喉唱腔。虽然我在一九八八年才因工作关系接触粤剧,但有幸欣赏到两位殿堂人物的演出,她们高深的艺术造诣,实实在在的说一句,暂时仍无人可及,尤其是唱功。文汇报戏曲版在今年6月23日刊登了一篇女姐的访问,文中提到「对于艺术创新是红线女的一贯追求。」抗战胜利后,她在香港学了3年京剧。此后,她吸收电影的表现手法,根据自己的天赋及嗓音条件,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了使海内外观众为之倾倒的「红腔」,把粤剧旦角唱腔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自己也成为举世闻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
女姐求变求创新
红线女回内地以后,更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创新。她拜梅兰芳为师,请教梅派唱法;请程砚秋帮她设计身段、水袖;请俞振飞指点《桂枝告状》;请周小燕为她丰富《思凡》的唱腔;还有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她都虚心请教。(2008年6月23日文汇报戏曲版《红线女至今已从艺70年─粤剧大师邝健廉》)根据我的理解,中国民歌唱家和戏曲演员学习西洋声乐,是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就是想借助科学化的发声方法,解决「土唱法」使唱者容易「倒嗓」、「塌嗓」的问题,在这方面,「女腔」是成功的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当然随着音响器材的高速发展,很多内地的歌唱家也改变了原来声乐的唱法,加进了较接近「原声」、有点流行曲味道的演绎方式。至于部分香港的粤剧演员和演家,自五十年代起,已经因应科技的进步,把唱腔从「广场式」高亢发声,变为着重行腔和韵味,其中以「豉味腔」为表表者。(叶世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