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荣”词条见《粤剧大辞典》876页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不过20多岁的白驹荣就已经为自己博得了“小生王”的称号;他是广州粤剧工作团的首任团长和广东粤剧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他双目失明仍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精彩形象——这位“白派”的开山名伶,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为此,记者走访了白驹荣的门生——粤剧名丑叶兆柏。叶老今年73岁,也是名丑文觉非的入室弟子,在两大名师的熏陶培养下,他的表演技艺日益精湛,并于1995年荣获了全国戏曲汇演牡丹奖。

本专题采写及图翻拍

记者卜松竹 实习生戴永福

白驹荣简历

白驹荣1892年生于广东顺德县龙潭村。1938年和薛觉先同往香港组成“觉先声”剧团。后患“视神经萎缩”眼病失明,被迫离开舞台。解放后重登舞台演出。1953年被任命为广州粤剧工作团团长。1958年起,担任广州市少年粤剧训练班(广东粤剧学校前身)校长,1974年逝世。代表作有《金生桃盒》、《再生缘》、《泣荆花》、《琵琶上路》、《二堂放子》、《选女婿》、《龟山起祸》等。

用竹片做“警戒线”

“盲人老倌”观众难以识破

从1946年到1963年,失明后的白驹荣在舞台上仍旧驰骋十余年。在《红楼二尤》一剧中,白驹荣和李燕清分别饰演贾珍、尤三姐。在“闹酒”一折,贾珍举起酒杯追逐尤三姐灌酒,并别有用心地拿起酒杯为尤三姐再添一杯。这一组表演动作幅度很大,对失明的白驹荣来说殊为不易。于是他默记舞台前后左右与酒桌的距离,又凭声音辨别同台演员的移动方位,演来寸度准确,观众叫好,不知情者完全看不出他是盲人。有一次演出,饰演仆人的演员一时大意,递酒壶时将壶嘴向着白驹荣。白驹荣一摸发现与往常不同,又察觉拍档李燕清反应有异,灵机一动,临时加些台词、动作,转移观众视线,一边悄悄把酒壶摆正再斟酒。前台有些细心观众看得仔细,暗暗惊叹白驹荣处变不惊,应对从容。

很多人都惊叹于白驹荣失明后在台上的走位准确。叶兆柏告诉记者,其实其中有秘诀:每次白驹荣上台时,在登台路线的地板上都暗藏长竹片,他踩着竹片登台,自然方向正确。舞台四周也安置了竹片,白驹荣在演出时脚步移动,只要一踩到竹片,就知道已经是“警戒线”,不能再向前走。此外白驹荣也格外用心,每到一地演出,必定在弟子陪同下到舞台上亲自走台,从台侧到上场门是几步,再到台中间是几步,都默默记住。

叶兆柏告诉记者,白驹荣失明是因青光眼。因此单从外表上看与常人一般无异。加上舞台上拍档们的随时协助,不加说明,台下观众是看不出来这是位“盲人老倌”的。1956年,白驹荣来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二堂放子》,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他,戏剧大师田汉称赞他是“中国文艺界的保尔·柯察金”,是中国戏曲界的奇迹。

逸事

教徒弟一年仅教三个字

叶兆柏告诉记者,1955年白驹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粤剧界的第一个艺人党员。在舞台上,他是令人仰慕的老倌;在舞台下,他又是悉心树人的名师。

在广东粤剧学校成立之前相当长的时期中,粤剧艺人的学艺,都是师徒之间手口相传式的传授。而这所教学规范的戏剧学校在粤剧史上也是开创之举。当时经过严格考察,录取了一批10-14岁的男女少年,成材率相当高,数十年来培养出林锦屏、郭顺霞、丁凡、郭凤女、梁玉嵘等许多优秀人才。

叶兆柏说,白驹荣的教育方式颇有独特之处。例如他当时拜白驹荣为师后,白驹荣就采用了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法来教他:“我跟了七叔(白驹荣)一年,这一年里就学了三个字的台词——弃红尘。那时我拜师不久,七叔要我对着豆腐罐念‘弃红尘’,说我不要贪心,这三个字够我一生受用。”叶兆柏说,一开始自己急得跳脚,认为师父不教自己真本事,后来随着艺术实践逐渐增加,造诣渐深,终于体会到白驹荣的苦心,“他是要叫我明白怎样使自己的声音产生共鸣,认清自己声音的特色。”

叶兆柏说,由于双目失明,白驹荣教学生以唱、念为主,较少讲解做、打,但对剧情蕴含的深刻道理,剧种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心理特征等,他格外看重,而且分析得十分细腻。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数十年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思考放入角色之中,从而令角色有了别人不可比拟的厚重感。

新风

将小生唱腔由假嗓定型为真嗓

美国巡演抵制“黄戏”

白驹荣的一生,对粤剧事业的发展建树良多。他上承上世纪20年代“志士班”开创的艺术实践,与朱次伯、金山炳等人率先把旧粤剧很难听懂的戏棚官话改用广州白话演唱,成绩斐然。

在唱腔方面创新也极为突出,独创的“白腔”至今不衰。他的念白,有声有味,富有音乐感,演唱吐字玲珑,叮板扎实,感情细腻,运腔简朴流畅,跌宕有致,韵味无穷。他发展了金山炳的“平喉”(即小生演唱由假嗓改用真嗓),成为粤剧的一种主要唱法。

白驹荣是广州第一个男女合班的剧团的发起者之一,1936年11月由他和廖侠怀等组成的这个“国泰男女剧团”成为轰动一时的话题。他为演出正本清源不遗余力。上世纪20年代他巡演美国1年,初到的第一场戏便痛感当地演员在台上为博取观众笑声而加入的污言秽语之不妥,于是他挺身而出向戏院方面提出放弃不健康的剧目,改演自己带来的艺术性较高的剧目。一开始院方顾虑票房颇为犹豫,谁想《十奏严嵩》、《泣荆花》、《可怜女》、《一刀成夫妻》等白驹荣的代表作和新戏等一一登场之后,观众反响强烈,不但一改舞台乱象,而且票房很可观。白驹荣的这次“越洋扫黄”在美国演艺界也留下了好名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