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班十三项角色
戏班表演行当编制。清同治十年(1871)清廷默许粤剧解禁后,粤剧的行会组织吉庆花所制定班规甚严,其中规定戏班定员144人以上的方称大班,不足的称半班。演员根据各自行当的专项特点去表演,不能“食过界”,即演忠的不能去演奸,无须的不能演有须。如违反此规,则要送忠义堂“坐红凳”,负“夺他人位”的责任,并连带处分其师傅,严重者革除会籍,使其终身不能再搭班演戏。当时立“原班十三项角色”,以作为表演行当的界定标准。
一、武生三名。演中年及老年有武艺的正面人物,如《辕门斩子》中的杨六郎、《仁贵回窑》中的薛仁贵等角色。
二、小武四名。净面无须,演英雄侠士、少年将军等有武艺的青年,如《西河会》中的赵英强、《平贵别窑》中的薛平贵等角色。但规定正印小武、第二小武不演奸角,由第三小武扮演反派人物。
三、花旦十二名。扮演年轻漂亮的女子,如《醉斩郑恩》中的陶三春,《四郎探母》中的花主等角色。正印花旦、第二花旦不演反派,由第三花旦扮演淫妇、奸妃等奸角。
四、正旦一名。演中年正派妇人。另配贴旦一名,专扮夫人角色;大旦一名。俱不演奸角。
五、正生一名。演文场忠角,如《六国大封相》中的苏秦、《玉皇登殿》中的玉皇大帝。多扮演有道明君。
六、总生三名。净面有须,多扮演中年正直男子等忠臣一类角色,如《搜孤救孤》中的程婴。
七、小生三名。扮演少年书生、花子等角,净面无须,且略敷粉以示白净,俱演文场戏,如《七状纸》中的金叶鹏,《士九问路》中的梁山伯等。
八、花脚一名。扮演须眉俱白的老角,台步老态龙钟,表演时要求娴熟地运用须发功。如《三击掌》中的王允、《高平关取级》中的高耀祖等角色。另有婆脚一名,专饰老太婆。要求白发不白眉,拄拐杖不到地,有较强的行当专项表演特点。
九、大花面一名。扮演丞相、太师等权奸,多挂花白须,如《大红袍》中的严嵩、《凤仪亭》中的董卓等文戏奸角。
十、二花面一名。扮演鲁莽豪强的青年,他们多是为人忠直义气,好打抱不平,不顾后果的英雄。开黑面,挂须则挂“牙擦须”。如《芦花荡》中的张飞、《王彦章撑渡》中的王彦章等角色。
十一、大净一名。专开红面,有须,演赤面忠勇之人。日场多饰老家院、旗牌官等角。
十二、男、女丑共四名。正印男丑,扮演面容虽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正面人物,如《山东响马》中的广东先生、《金莲戏叔》中的武大郎。第二丑生、第三丑生则演花花公子、扭计师爷等类配角,号为“戏种”。女丑专演奸狡妇人,如《陈三两》中的鸨母。
十三、三花面一名。专演武戏奸角,如番王、番将、强盗、恶霸之流。下面再备六分六名、四大甲、五军虎等武戏演员。其余拉扯、手下、堂旦等不列入十三项角色之内,但在《六国大封相》中第一个出场的元帅,例由六分头担任。这原班十三项角色及其他班规,至1925年省港班的出现而终止。
六柱制
粤剧戏班编制模式。20世纪30年代,传统粤剧的艺术形态在整体上出现了变革,由古老的戏班逐渐转变成剧团。在人员编制上也由原来100多人组成的大班,整合成定员70多人的剧团,在演员的演出分工方面,产生了“六柱制”模式,即以六位主要演员负责担纲剧团所有演出剧目的主角,就如六条梁柱支撑起剧团的演出,故名“六柱制”。这六柱通括:武生、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第二花旦、丑生。剧团在筹建组班时就根据这“六柱”的编制去物色主要演员。“六柱制”中六位主演者虽然冠以表演行当的称谓,但实际上却不是表演行当的艺术分工,反映了粤剧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机制的调整。其中武生,就需要把传统十大表演行当中的公脚、总生、正生等所有挂须的主要角色,以及外(大花面)、净(二花面)等需要开面的主要角色,通通包揽下来。丑生就将男丑与女丑,以及所有归属丑角类的主要角色都负责担纲。正印花旦和第二花旦在表演方面并无质的区别,本来就属同一表演行当,只不过是所占戏份大小不同而已。文武生不是表演行当,它只代表剧团中第一男主角。在具体演出中,不管什么行当,只要是戏中戏份最重的男主角,就由文武生来担任,这是粤剧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现象。小生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生行当,他只是剧团中第二男主角,其地位与第二花旦相仿。剧团演出剧目的编撰,都是根据“六柱制”去设置角色和敷衍剧情。“六柱制”对打破传统戏班严格的表演行当界限、压缩人员编制、裁减冗员,全面地发挥演员的表演才华,促进当时剧团的发展,特别是由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的转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容易产生因人编戏、因角而安排戏份,每戏必凑够“六柱”的弊病。“六柱制”在实践过程中,弱化了行当的表演艺术,在总体上,适应了市场而牺牲和削弱了表演艺术的发展,这是无须讳言的事实。到20世纪60年代,“六柱制”逐步消亡。
“六柱制”海报(影印件,由美国旧金山甄碧玲女士提供自美西八和会馆)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