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曲曾颇受海外华人欢迎,当年佛山粤剧团曾在新加坡连演四周,场场爆满。而如今“虽然踏出国门的院团不断增多,但观众的热情却已降温”,新加坡维多利亚舞蹈学院荣誉院长、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蔡曙鹏在中国戏曲艺术高层论坛发言时如此感叹。有学者建议通过考级推广粤剧。

最致命问题:戏曲缺少观众

在蔡曙鹏看来,对比新加坡和香港,大陆的戏剧院团目前有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戏曲创作、演出和制作在体制上还没有完善;剧目制作没有风险评估机制,也不重视市场研究;没有几家剧团有自己的网站和资料库,更没有像英国皇家剧团的剧目衍生产品等等。但是,他认为,最致命的还是缺少观众。“如果观众的数量与欣赏水平不能提高,一定影响票房。票房不好,难以吸引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于是产生恶性循环,最后影响戏曲市场的生存。”

从娃娃抓起,戏曲也同理。“比照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学生,中国内地的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观剧经验。”蔡曙鹏介绍道,在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学校会定期带领学生集体观赏戏剧、舞蹈、音乐。

针对广东的地方戏曲———粤剧,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的徐燕琳老师提出设立粤语等级考试,通过粤剧教育社会化培养新的观众。“评核对象为一般学习者,不是专业评核,不影响专业训练。一旦有相应的证书,有奖,与升学有一定关系,家长和学生就踊跃很多。”她介绍,在香港,粤曲公开考核已经进入实质讨论和筹划阶段。

创新怪现象:云吞面配刀叉

当前的戏剧院团,都在寻求突破和创新,不管是为了市场还是艺术,都无可厚非。但蔡曙鹏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的中国剧团、歌舞团到新加坡演出,受欢迎程度越来越低。”他回忆说,30年前,中国到新加坡演出的戏剧,包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广西桂剧团的《刘三姐》以及广东、福建的一批剧目在演出时,每场观众都达到3万人以上,收到了较好的反响。当时的佛山粤剧团在新加坡甚至能够连续演出四个星期,全部满座。

反观现在,中国剧目在新遇冷。蔡曙鹏分析主因是现代戏剧过分创新,“超大布景大制作”的思路千篇一律,忽视历史沿革,最后却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全国戏曲演出样式,有趋同化的趋势。近十多年来,戏曲舞台的以少胜多的美学原则或地方特色,几乎已荡然无存。”

有些演出采用西洋交响乐曲式,让人“无所适从”,离开剧种特色较远,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除了舞台和配乐之外,蔡曙鹏认为,演员服饰上的变化也有点不伦不类。他认为地方戏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员的服饰上面,服饰是民间传统艺术在舞台上的传承,但是现在有一些设计师“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服饰,既和历史服装风马牛不相及,也无地方色彩。蔡曙鹏认为,回归剧种特色,极为迫切。

与此同时,观众的艺术审美水平提升也是原因之一。蔡曙鹏认为,观众需要的就是有本土特色的演出。“观众希望中国的戏剧要像中国的,日本的要像日本的,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但是,我们的戏剧包括舞蹈现在却越来越同质化。”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