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下旬,正适暮春时节,我居住的北方滨海城市还有些春意料峭,乍暖还寒,可来到位于南国的澳门,却是摄氏27度,我感到了夏天的热。傍晚时分,我乘车来到下榻的维多利亚酒店时,突然听到了悠扬悦耳的粤曲声,急忙循声看到:在一个小亭子里,有一男一女手持小话筒在引吭高歌,还有乐队为他们伴奏。哇--,这里竟然也有票友!这时的我,确实是有些激动了。在酒店安排好住房后,我就迫不及待地从四楼奔了下来……
原来这是个街心的小三角地花园,有许多人在这里休闲。这些粤曲票友们正在小亭子里自娱自乐。那二位还在继续高唱,周围是为他们伴奏的乐队,有五六个人,还有一位是鼓师一面按节奏敲打,并且兼着锣鼓,还是位女士。用京剧的行话来说,这“文武场”还相当齐全呢。这情景与我们内地的京剧票友们在公园里清唱,简直是如出一辙。由于我本就是广东人,又会广东话,从小受父母影响对粤剧和粤曲的曲调并不陌生。我先是在远远地用DV,把他们录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又渐渐地走近,倾听他们的清唱。我发现那位女票友一直背着小皮包,显然是刚刚下班。在他们唱完后,我便主动地用广东话与那位年过半百的男票友搭讪了起来。
我先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了他,并说我在内地的工作就与戏曲有关。他也给了我名片。我一看,知道这位谈先生是在一家船厂工作。他告诉我,他就是喜欢粤剧、粤曲,每天一下班就到这里来。这里的粤曲票友,天天下午都在这里活动。他说,澳门的粤曲“发烧友”很多,像他们这样的粤曲票房,澳门一共有近百个。我问他是否还到赌场去?他说他从来不去,十赌九输嘛!但他很理解博彩业是澳门的最主要的产业,因为这是与他们澳门市民的利益是切切相关的。这时,他又把我介绍给刚才换上的男鼓师,说他是这里活动的组织者。这位鼓师忙把鼓板交给了另一位,非常热情地走到了我跟前。
他高高的个子、高高的鼻梁,长得酷似那个说相声的大山。我们握手后,谈先生立即看出我的疑虑,就告诉我:他是葡国人。我们是用广东话交谈,因为他说他只会广东话,不会国语。他拿着我的名片说,他也不大认识中国字。说罢他就在那位谈先生的名片背后,先用葡萄牙文流利地写下了他自己的名字:Tomaz,接着又一笔一划非常费力地用汉字写下了“杜咪”二字。杜咪告诉我,他觉得粤曲相当优美动听,所以就非常喜欢粤曲。他不仅能够唱粤曲的“大喉”(类似京剧的花脸行当),而且还会锣鼓。前些年,杜咪还到北京参加过比赛,获得过好成绩呢!
待我匆匆用完晚餐后,天色已黑。我漫步街头,看到一些家茶楼门前的广告,介绍这里也有粤曲演唱。上茶楼叹一盅两件,是澳门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外面听到了里面传出悠扬的粤曲声。这样既可让老茶客回味昔日时光,也可让年轻人以味觉和视觉,全面认识这传统文化。我在逛商店或在喝凉茶,都发现他们还在放着收音机的粤曲,尽管声音不大……
我知道,粤曲是源自粤剧清唱,就是把粤剧的一些唱段抽出来单独清唱。粤曲清新柔丽,现在已经是我们中国曲艺的一个重要曲种。一直流行于两广和港澳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作为弹丸之地的澳门,人口密度为世界之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人口约2万人,其中澳门半岛的人口密度达到平方公里5万多人。目前澳门人口的96%以上为华人,其余为葡萄牙人和其他国籍的人士。但粤曲已成为他们许多人不可或缺的娱乐内容。连杜咪这些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葡萄牙朋友也不例外。这粤曲的感染力实在是太大了。不,应该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确实太大了!是啊,越是民族的,越是能够走向世界……

2006、5、5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