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0年)8月,名山曲艺社成立20周年曲艺晚会在北京华联超市对面的路口处上演,一时间交通拥堵,不少群众纷纷停车驻足观看;在广西第三届粤曲大赛上,玉林市粤剧团的钟玉坚以一曲《幻觉离恨天》在60个项目中一举夺魁,摘得桂冠。粤剧,这样一个独具两广地域文化的艺术形式一直被市民深爱着并传承着。然而,在电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娱乐活动冲击下,粤剧面临着“日薄西山”的局面。
粤剧:雅俗共赏的艺术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演唱语言改为粤语。”玉林市粤剧团团长黄新荣告诉记者,两广同饮一江水,玉林人也会讲粤语,因此粤剧也广为玉林人所喜爱,无论是科班演员,还是平民百姓,在舞台上下就只剩下一种人——喜欢粤剧的人。
黄新荣接着说,玉林镇粤剧团于1953年成立,1973年与西江粤剧团合并成地区粤剧团,1977年上演的《逼上梁山》曾开创了连续演70场的纪录。“我们早就开始推广群众文化活动了呢。”副团长钟玉坚笑着介绍,他们70年代在剧场演出,而90年代则是在广场演出,大到乡镇,小至企业、村庄都是粤剧广阔的舞台,每次演出都吸引附近的民众蜂拥而至,听得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去。
“你们怎么这么久都没演出了,好想听听戏了。”名山曲艺社的社长黄芳说,他们要是隔上一段时间没有演出,总会有不少群众这样来询问,而曲艺社的前身正是粤剧团,他们远赴贵港、钦州等地演出,而且都是大场剧,演员们一整晚轮番上场,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们也久久沉浸在粤剧艺术的魅力中。如今,还坚持每周三、五两晚的清唱。“大家都过瘾,我们和观众一起享受!”该曲艺社的老掌板八叔袁德仁说,自己虽然已经近80岁了,但还是那么爱唱戏爱听戏,粤剧已经成为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困境:青黄不接的尴尬
尽管粤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尽管老一代粤剧人仍在努力地坚持着,但粤剧却无法摆脱“日薄西山”的困境。“现在我们团专职演员只有9人,好多年都没有年轻人愿意来。”黄新荣说如今粤剧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群众不爱听导致粤剧团效益越来越差,效益不好导致演员越来越少,演员少又造成粤剧艺术的发展越来越不景气,这样的不景气甚至还导致了广西艺术学校粤剧班的停办。钟玉坚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粤剧演员需要近20年的成长周期,从十二三岁就开始要练声及跳、打、念等各种动作,而且还要综合学习艺术知识,其中的辛苦非一般人能承受,而且艺成后在经济或荣誉方面的收入也与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相距甚远。黄芳也叹气说从她之后就没人接班来当花旦了,八叔也担心自己的掌板绝技后继无人。
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国强分析说,这主要是受到其他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粤剧兴旺之初人民的文化娱乐非常贫乏,因此广受欢迎;而到了后来电视、网络等逐渐发展并覆盖到乡镇农村,群众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娱乐大餐,粤剧也就相对衰落了。
“群众也没有文化消费的意识。”黄新荣感慨道,许多大城市的市民都乐意掏钱去听音乐会,但在玉林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消费水平和意识;而粤剧团仅仅依靠演出的收入也难以维持下去。但是要让粤剧成为普通市民的“阳春白雪”并非不可能。
广场:群众艺术的舞台
给我们一个舞台,让粤剧雅俗共赏!黄新荣表示,粤剧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他说如今青年广场、文化广场、江南都已经成为了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定期组织粤剧节目在广场上演,势必能引起市民的关注,让粤剧重新回到观众的视线中去。“其实很多人还是很喜欢粤剧的,不少曲目也都是大家耳熟能唱的。”钟玉坚说,很多人上了年纪之后会爱听粤剧就是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演唱艺术,更是一种独具两广特色的文化精髓。
“我们很希望有一个舞台,能经常演出,并与观众交流。”黄芳说她们的老戏台如今位于路口,每逢演出观众无处可站,也引起交通堵塞,所以很多时候只能以清唱为主,很希望能有另外一个地方可以实现登台的梦想。黄新荣同时也表示,玉林市不少社区近年来也组织了不少文艺社团,也具有了演出的水平,而如果有了这样的一个舞台,将为群众文化事业带来几大好处:一解决了场地问题,各剧团社区在舞台上表演,一展才艺,让市民享受免费的艺术大餐;二大家轮流登台演出,在表演中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提高水平;三吸引群众对粤剧、采茶、春牛等艺术剧种及歌舞的兴趣,培养艺术素养、提高欣赏水平,把玉林市群众文化生活推向另一个高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