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姐仙游,绕梁之音却仍让人难以忘怀。近日,在广佛两地,文化界、戏曲界以及一众戏迷,都在热议粤剧的传承问题。这当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每次的探讨,都不外乎浅尝辄止,甚难解渴。在此,我们有必要借此机会梳理一下佛山与粤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粤剧不得不因为政治原因分家,省港两地各表一枝,在广东这边论粤剧必谈红线女,她不得不独力撑起整个粤剧界。回溯粤剧发展史,各种曲折坎坷不一而足。最令佛山人感慨的是,几百年的粤剧史处处可见佛山踪影。从粤剧戏班出走省城,加入琼花会馆创立起行业组织,到后来的粤剧名伶几乎绝大多数来自顺德和南海,尽是化不开的佛山情结。
中国其它传统剧种都尊老郎(唐明皇)为师祖,只有粤剧尊的是火神华光,这背后其实是本土文化在官府打压下倔强成长的一页血泪史。远离权力中心的广东总被视作“蛮夷之地”,粤语也被蔑为“蛮音”。田仲一成在《粤剧的形成和传播》中指出,从明代开始,随着外地商人入粤经商,弋、昆、高、梆等外江班也随之而来,但它们主要为南来官贾唱戏,不屑用“蛮音”。官府由外省人把持,商贾们又乐意出大钱请官老爷听戏,外江戏班因此主导了戏曲行会“梨园会馆”,本地戏班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备受排挤。粤剧艺人只好投靠本为五金冶炼行会组织的琼花会馆,并跟随五金工人们尊火神华光为偶像。明清两代,佛山冶铁业发达,琼花会馆设在佛山,于是粤剧艺人也就聚在了佛山。在佛山大基尾刻有“大明万历”字样的琼花水埗,见证了佛山收留落魄粤剧艺人的这段历史。
与省城受到官府的严密监管不同,明清两代的佛山镇,本来只是水道发达的一个墟市,这里离省城不远,下四乡又方便,但最重要的是官府不管。官府不听“蛮音”曲艺,但民间听;官府立场有外江班来“宣传”,民间疾苦自有本地班来诉说。在此格局下,粤剧戏班显得格外“反骨”,也吸引了外江班中的不屑朝廷关照的艺人加盟。这里必须提的就是粤剧界的张骞先师。这位张师傅本为京城伶人,但因表达对朝廷的不满被通缉查办,逃到广东后当然只能藏身于同样“反骨”的本地戏班之中,因缘际会,他把京剧中的十大行当传入粤剧,更在佛山壮大琼花会馆,组织起零散无序的戏班和艺人。张骞先师开始,粤剧终于以一个独立剧种的面目从佛山走了出去。
粤剧的“反骨”意识,在以李文茂为首的一班武生起义时演绎到现实中,但也因此几近招来灭顶之灾。在那个官府不允许用粤语唱一阕曲词的时代,粤剧艺人暗中与洪门合作,开设“庆上元”细路班,有系统地设班授徒、传承曲艺,这也正是粤剧俗语中混入大量洪门术语的原因。正是这批“庆上元”出来的艺人,不但参与了辛亥革命,也成为后来很多名伶的传艺师傅。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由“南天王”陈济棠主政时期是粤剧的黄金时代,当时最出名的五位名伶分别是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其中,薛、马、白均是顺德人,廖、桂俱在南海长大。
改革开放之后,不少香港伶人回来祖庙只为一登万福台;十年前要建东方广场,原为粤剧戏服一条街的雅巷被拆,一批早已退休的伶人从世界各地回来挥泪诉别。如今又一位名伶辞世了,见证了粤剧几百年兴衰的佛山未来将如何捍卫本土文化?我们愿意期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