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戏曲延续的无奈,已不是我们今天才发出的慨叹,也不是我们新加坡才出现的所谓“式微”现象。

即使是京剧之在中国北京、越剧之在上海、粤剧之在广州或香港,假如我们都以为这些传统戏曲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支持度就比我们这里来得广泛与热烈,那也不是完全的真实。

其实,甚至就在这些戏曲发源地,传统戏曲艺术与社会上的流行欣赏审美也仍有一道深深沟壑。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戏曲的命运就只能如此无奈地“告终”。

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戏曲在初始时虽源与民间俗众生活,但它也必须要有配合时代改变来而调整自己的存活能力。而笔者更认为,只有将它们提升到位置更高的殿堂艺术层次里,才是唯一能够继续保留和继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牡丹亭》成新时代经典

或许有人以为我说反了。没有。

首先,那种硬生生就是要逼传统戏曲重新回到大街小巷,或硬生生将之灌输向新一代的做法,我认为是徒劳无功的。

无法真正回到大街小巷的受众里,因为今日的大街小巷已没有当年的受众,而以前那类大街小巷的水平层次也吸引不到新的欣赏者。

第二点,那种倾力推向新一代的做法,笔者个人深有体验,结果并不是新一代不能接受传统戏曲之美,而是在进一步了解到当下它的软弱与陈旧之后,渐渐也就对之由感兴趣变成失望。

问题关键,就在于全面的提升。只有真正完全将之提升到殿堂艺术层次,它才能在新时代里存活。

即使是意大利经典歌剧,也不可能像罗马街头摇滚演唱会那么反应热烈。我们也不必用那种热烈来证明传统艺术的位置,因为殿堂艺术不是大众牙膏。

但殿堂艺术却能拥有更进一步拓展空间,就如《牡丹亭》全面提升后它终于成为新时代里的传统戏曲经典。唯有把民间艺术提升为殿堂艺术,唯有走向更精致更纯粹的艺术境界,它们才能继续下去,并能开拓更新的发展可能。

笔者这时想起以前粤剧曾在惨淡时搞过的噱头:“七彩华丽电灯衫”。人在年轻时也许会被一些较直接或较感官式的娱乐审美所吸引,但是,当人在逐渐成熟之后,人生体会深厚了,情感上的共鸣需要复杂了,他就会慢慢回归到一个追求人性真诚和欣赏生命隽永的层次上来。

中年的他,对欣赏审美要求也会更逐渐提升。假如这时他能遇到自己能体会及领悟的高层次艺术,往往就会把它当作一种更忠诚的情感寄托,像许多中年人会回到经典金曲里和经典电影里一样。

那为什么能拥有多元呈现元素的经典传统戏曲,不去努力争取这一席地位呢?只要传统戏曲能够真正提升,相信许多成熟的目光都会重新投向经过人文岁月过滤的、能表征人性最真挚原貌的传统艺术上去。

就因为只有更精致的、历练的、成熟的审美内容,才能满足成熟受众的情感需要。

投入专业资源才能成事

因此全面去提升传统戏曲才是它们能够继续存活,甚至能创出另个突破高峰的做法。没必要耿耿于怀一些眼前的寥落境况,但要彻底找出寥落的种种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

面所说的“全面提升”,可以说得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事。

有谁愿意负责,或能真正支持传统戏曲进行全面提升时的各种条件需要?

这样的重塑工程,光靠民间团体是不实际的。它们连自身保命的能力都岌岌可危。要拓展与提升,无论台前幕后,在人才、资源、环境、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周全考虑到。

中国如今仍由国家来养着那些真正从事艺术事业的人。饿着肚子如何把戏唱好?遇到搞什么文化节了,要凑数地演一部传统剧目并不难,但要给传统戏曲重新赋予它新生命和新面貌,那么要投入的资源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到中学去演一段折子戏,或者是一种推广,但如果我们要“全面提升”,就要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要真正做事,就要先把整个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看清楚。如果没人有诚意出钱出力、花心血去提升,那么在各类场合的舞台上不时亮亮相,充其量也只是“样板凑数”而已。(吴韦材)

(摘自 新加坡《联合早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