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把你们盼来了!”
5月30日,傍晚,河南周口,人民会堂。看到剧组的同志们,一位戏迷朋友激动地说。“我是专程从安徽阜阳开车过来看咱们团的戏呢,郑州太远,去不了。你们到周口了,我可以现场感受一下了!”这位戏迷朋友不是一般的戏迷,他是安徽阜阳市颍州区文化局原局长长侯幼林,特意驱车170多公里,前来周口观看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石河子市艺术剧院豫剧院现代豫剧《我的娘·我的根》。
周口,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自古以来,“文化”都是周口民众敬仰、敬畏、敬重的字眼,戏曲和曲艺是周口人的日常享受。昂扬的豫剧、婉转的越调、朴实的坠子在周口的大街小巷伴随着胡辣汤和豆沫的香味,时时传来。被戏曲熏陶出来的周口百姓,能接受边疆的豫剧吗?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豫剧伴随着河南的支边青年在新疆生根发芽,老一代兵团豫剧人和军垦战士一起同甘共苦,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豫剧在新疆的传播、发扬、光大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花开一甲子,豫剧在边疆和当地文化融合后,已经带有了雪莲的香味,还能否适合周口的观众胃口?种种疑虑缠绕在剧组人的心头。
晚8点,大幕拉开,随着剧情的深入,剧场里座无虚席。观众的阵阵掌声打消了剧组人的担忧。动人的剧情,优美的唱腔,熟悉而又清新的旋律,极具新疆特色的舞美,将观众带进遥远的边疆,带入屯垦戍边的年代。
演出结束后,侯幼林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说:“一颗戈壁滩上的明珠,一朵盛开天山的雪莲。来自新疆石河子豫剧团的原创剧目《我的娘·我的根》在河南巡演开始,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今天我跨越皖豫两省,来周口看戏,一饱眼福,一饱耳福,圆了自己的梦。”
据了解,侯幼林的父亲是剧作家,曾是安徽当地《戏剧志》的主编,他本人在文化局工作了15年,非常喜欢豫剧,一直希望做好戏曲的传承工作。他说:“我们虽然没有插队到边疆,但是对这段生活很有感触。”这次来看戏,他特地向剧组赠送了安徽书法家苗太林先生为该剧的亲笔题字“花开天山 香溢中原”。
豫剧《我的娘·我的根》是河南豫剧院的援疆项目,是豫剧援疆行动结出的丰硕果实,该剧能两次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与河南豫剧院的大力援助密不可分。
截止目前,该剧已演出近百场,观众十余万人,所到之处,观众叫好声一片。在边演边改、边改边演的过程中,该剧经过不断打磨,已成为石河子市艺术剧院豫剧团常演不衰的优秀现代戏经典剧目。
(文/王燕/图 小草 编辑 郭红 编审 赵永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