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的《中国之窗》节目,这次节目是由中国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为您编辑、制作的,我是主持人丁浩。
听众朋友,您现在听到的这段歌唱,是中国河北省的一种地方戏曲,叫做河北梆子。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深受河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今天的《中国之窗》节目,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雷保春先生。
雷保春在《斩唐丹》剧中饰演董宣
雷保春1944年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雷家村。当时,河北梆子在高阳县当地盛极一时,几乎人人都会唱上几句。雷保春也和其它的孩子一样,对河北梆子产生了浓厚兴趣,时把时也和大人一样唱上几句,雷保春回忆说:
“那个时候,经常看见大人们,扛着锄头,腰里掖着毛巾,唱着河北梆子的形象,我那时也酷爱河北梆子,看戏回来,也胳膊上搭着块白毛巾当水袖,哼哼哈哈唱两句,也不会词,就是喜欢。”
和大多数当地人一样,雷保春虽然喜欢河北梆子,也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使12岁的雷保春真正走进了戏曲艺术这个殿堂的大门。
“我们村有个老艺人叫‘十二红’,本名叫边福仲,他给我们村写信说,石家庄河北梆子学校招生,问我们村有没有愿意来的孩子,当时我一听乐坏了,我妈给我凑了6块钱人民币,到石家庄来考试,我当时什么也不会,就会一句‘秋胡打马离山岗"这一句台词,我就来了。”
当时雷保春虽然只会唱一句台词,但凭他高亢嘹亮的嗓音和对戏曲的酷爱,感动了考试的老师,雷保春成为石家庄河北梆子学校的正式学员。从到学校起,雷保春便向金紫云老师学习老生唱腔。老生是河北梆子中专门扮演中老年人物的一种行当,唱腔高亢嘹亮中又要有浑厚苍劲的气质,对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在金紫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雷保春刻苦学习,几年下来,他从众多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很快雷保春便能登台演出了。
“去演出的时候,人们都说,这小孩怎么唱得这么好,一场戏下来,人们都围住我,不肯散去。我当时就有点小名气了。”
正当雷保春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的时候,一件事情使他陷入了痛苦之中。
“16岁那年,我嗓子倒仓,也就是变声,不行了,老生唱不了了,我的老师金紫云说,你改唱小花脸吧。”
这样,雷保春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老生行当,改唱和老生行当有很大区别的小花脸行当。小花脸行当所扮演的角色,一般都要在脸部的正中涂抹一小块白色油彩,重在道白和形体动作表演,不重唱腔,人物往往具有幽默风趣的性格。
对小花脸行当,雷保春一演就是五年。五年中,雷保春将小花脸角色同样演绎得精彩传神,博得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喜爱。但与此同时,雷保春也没忘记力图恢复自己的嗓音,每天他都要练上几个小时的唱功。
“那个时候,我每天都练声,到哪去练,到机器房里去练,为什么?我变声,嗓子很难听,在机器房里练,机器的声音就盖住了我练声的声音,而我自己能听见我的声音。”
经过刻苦的锻炼,雷保春终于恢复了嗓音,又重新唱起了自己熟悉的老生唱腔。
重新回到老生戏路上以后,雷保春一发不可收,一连串排演了十几场戏,也终于以精湛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被誉为“唱、念、做俱佳的全才演员”。
正当雷保春重新开辟出一片艺术天地的时候,他突然又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1984年,雷保春拜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为师,认认真真地学起了京剧。雷保春告诉我们:
“我是唱戏的,我发现京剧的对白呀,表演呀,唱腔呀,都很有文化内涵,我就想学一学京剧,将京剧的这些元素用到河北梆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河北梆子的表演水平。”
不单如此,随后雷保春还学起了绘画。他说,绘画和唱戏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学习绘画对表演好戏曲艺术有一定的帮助。
经过这样多方面的艺术充实和提高,1988年雷保春到北京演出,以他河北梆子的拿手剧目参加角逐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在全国众多的竞争对手中,雷保春以精湛的表演一举夺得梅花奖。
“在北京演出的时候,很多观众都非常喜欢我,戏散了后,他们都围上我,久久不肯离去,有的还提着录音机放着我的唱段到后台找我,后来专家们给我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专家们说,我的表演好,是唱念做俱佳的全才演员,那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演员能够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可是最幸福的事。”
几十年来,雷保春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对戏曲艺术的追求上面,而对自己的亲人,雷保春内心充满了愧疚,用他的话说就是在父母那里,不是好儿子,在妻子那里,不是好丈夫,在孩子那里,不是好父亲。雷保春的妻子寇玉霜这样说起自己的丈夫:
“保春这个人呐,对戏曲艺术是一丝不苟,要求非常严格,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可是对家就不行了,我生孩子的时候,孩子考大学的时候他全在戏台上。”
提起自己的家庭,有一件事让雷保春终生难忘。1986年雷保春的母亲病倒了,雷保春由于演出任务非常重,只到医院看望了一下,就返回了舞台。1988年,雷保春的母亲病重去逝,雷保春听到这一消息,悲痛不已,写下了一首小诗,几十年后,他依然能清晰地朗诵出来:
“老母不幸卧病床,盼儿不归泪汪汪,非是小儿心不孝,皆因他乡演出忙。”
今年已经60岁的雷保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岁数大了,演出的场次也少了,雷保春就有了比较多的空闲时间。于是他便开办了一个河北梆子学校。他一方面觉得自己这一身的本事不能就这么丢了,得找个传人,另一方面他也想让河北梆子这一艺术形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河北梆子。
谈起自己的老师,雷保春的学生王小明说:
“我老师在艺术上要求得非常严,一丝不苟,在生活上,我老师更象一个慈父。”
好,听众朋友,感谢您收听今天的《中国之窗》节目,采写:刘军,张颖,主持丁浩,审定张彦斌。听众朋友,下次节目再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