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梆子团改制8年来,演员活了,市场‘火’了,新戏年年排,收入年年增,福利月月发,人气天天旺,比过去强多了。”昨天,记者在采访沧州梆子团时,演员们如是说。
沧州梆子团始建于1945年,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1947年赴西柏坡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演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观看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剧团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工资常年开不出,演员解散各自跑单邦。2003年7月,剧团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终于起死回生。
人事改革引来名演员
团长刘长友一上任,首先打破旧的用人办法,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无论是老演员还是新演员,无论是干部家属还是非亲非故,一视同仁,唯才是举,谁能演就重用谁。崔玉凤、邢少燕、马欣英、朱丽英等人,原来都是城乡基层的名演员,通过招聘走进了沧州梆子团。几年来,这些人表现出色,目前已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制度改革带来新气象
过去,沧州梆子团纪律涣散,迟到旷工,晚上班,早下班现象很普遍。排练误场,演出“泡汤”时有发生。有的还无理取闹,惹是生非。自从刘长友上任后,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人人遵守,违者处罚。例如:对笑场、误场、带低落情绪上场、私自更换角色、迟到等,分别给予10元至200元的罚款。刘团长的妻子因为违反了有关规定,曾被罚款两次。由于制度严明,全团演员很快就出现了人人遵守纪律,积极向上的新局面。
工资改革调动积极性
2002年之前,全团演员的工资平均在七八百元左右,而且还不能按月发放。因为演出场次少,演员们一年放假好几个月,一放假就没有工资了,挣钱不多或者不挣钱,谁还好好演戏?年复一年,恶性循环,梆子团在沧州城乡“臭”到了无人看的境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刘长友团长高举改革铁棒,打破“铁饭碗”,什么工龄、年龄、正式工、临时工一律平等。谁唱得好,谁贡献大,谁就多拿钱;反之就少得钱。人说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很快全团人的热情上来了,就连后勤和跑龙套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抢活干。如今剧团60余人,多者月收入2000多元,少者1500元上下。同时还发放米、面、油和四季服装、运动鞋等福利。
为让演职人员在外地安心唱好戏,在家管后勤的几位女职工,负责接送他们的孩子上学,照顾老人,代交水电费等,消除了一线演员们的后顾之忧。
剧目改革吸引众戏迷
十年前,剧团里常年上演的就是几出戏,很多观众都看烦了。“沧州梆子没出息,一年到头三出戏。年轻人不爱看,老人们都听腻。”这个顺口溜道出了狮城老百姓的心里话。近八年,他们坚持一年排演六、七台新戏,同时还演出了沧州人自编、自排的3台在全省、全国出了名的好戏,每到一地,不演重戏。据统计,每年演戏都在五六百场左右。现代戏《苦水镜》曾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并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展演。《倩魂》、《何满子》也是沧州人自编、自排、自演获大奖的好戏。《何满子》这出戏独摘河北16项大奖,深受广大戏迷的好评。
2006年沧州梆子团荣获河北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9年河北省文化厅授予沧州梆子团先进集体称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