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戏迷,对上党梆子也知之甚少。
第一次见到张爱珍是在她举办的“春华秋实———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专场演唱会”上。在两个小时的演唱会上,上党昆曲、上党梆子、上党二簧、昆曲时调等一一亮相,令戏迷们大呼过瘾。张爱珍的梅花奖获奖曲目《杀妻》“窗前梅树是我友”,古老的上党昆曲《长生殿》“携手向花间”,上党时调《浪子踢球》“我有一匹绸”,上党二黄《打金枝》“劝宫”等都颠覆以往的唱腔,采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唱法重新演绎,带给戏迷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这台旧戏新唱的专场演唱会上,我认识了张爱珍,喜欢上了上党梆子。
张爱珍是如何走上戏曲这条路?又是如何获得戏曲界最高奖——梅花奖?我充满了好奇……
民风古朴醇厚的晋东南地区,是个戏曲之乡,丰富的剧种和多样化的声腔艺术,赋予这片土地以深厚的艺术土壤。1959年,戏曲名家张爱珍就出生在这片艺术沃土上,从小耳闻目染,渐渐地她喜欢上了上戏曲。
启蒙老师是哥哥 哥哥带她走上戏曲这条路
小爱珍的父亲张东林是一位农民票友,既能当演员,又会写剧本,文武场上的活计,也能拿得下。哥哥冯来生,天资聪明,在父亲的影响下后来自学成才成了一名戏曲音乐工作者。
张爱珍成为戏曲演员,和后来哥哥对她的的潜移默化是分不开的。小时候,爱珍表面看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实际上,艺术的种子早已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一次,哥哥在家中拉胡琴,见小爱珍与几个同龄孩子在院里玩耍,出于无意,把这些孩子叫进家,让他们每人唱了一支农业学大寨的流行歌曲。哪知同一支歌曲,其他几个孩子唱来既不上调,也不合拍,唯独爱珍音调正确,嗓音洪亮,能随着胡琴伴奏一起唱。这意外的发现,让冯来生惊喜万分。他感到妹妹具有音乐天赋,且有一副好嗓子,将来是块唱戏的料。
1972年,小爱珍13岁那年,一个机遇果然不期而至:高平县文化部门面临“文革”中戏剧人才遭到摧残严重短缺的情况,决定开办“青年文艺培训班”。听到这个消息,冯来生立刻回家动员妹妹报考。
“青训班”的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被录取的演员名额只有二十多个,而参加考试的人数足有四、五百。“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呀,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段红歌让现场的人为之震惊;随后,一段《沙家浜》里阿庆嫂的道白,让领导和主考老师当场拍板,把她留了下来。
老师领她走进戏曲门 “修行”全凭她个人
爱珍入学后,“青训班”老师根据她的嗓子出众,让她主攻青衣旦,她的老师武风英和董来法,对她的唱腔训练一直非常严格,早晨喊嗓,要求她由低而高,先把嗓子喊热后,再渐渐升高、放大,并要求她喊嗓时,“提气”、“使气”把“底气”(即丹田气)练好,不能单纯地只喊“啊、咿、呀”的几个字,还得练好脑后音。
吊嗓时,武老师和董老师时时提醒她,注意把丹田气、胸腔、喉部三位合成一体,通气,不能憋着气儿唱。每唱一句,也要把发自内心的激动之情唱出来,不能毫无表情地唱。武老师说:“戏曲的灵魂是‘情’”,‘情’是戏曲魅力所在,唱腔不但悦耳动听,还得以‘情’打动人心。”
爱珍得其要领,每天喊嗓不辍,入学以来,不管严冬酷暑,她天天都是晨曦微露起床,站在学校门外的山脚下喊嗓。几年的功夫下来,爱珍的嗓子果然像高平的黄梨一样,甜嫩清脆,更加悦耳,底气也很十足,一大段唱腔从她的口里娓娓唱来,丝毫不费什么力气。
在青训班期间,她就担任了现代戏《掩护》里的春兰和《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两个主角,除这两个戏外,她还在本校演出的现代戏《风展红旗》、《迎风飞燕》、《杜鹃山》、《山村人家》四、五个戏里,担任过主角华英、燕晨光、柯湘、媳妇等。
通过唱片学习名师唱法 虚心拜吴婉芝为师
1977年,爱珍在“青训班”结业后,被分配到本县人民剧团担任演员,这是她人生社会的第一站。爱珍到团时,正是本团演员人才青黄不接急需年轻有为青年演员之时,她因嗓音条件好,在“青训班”里已经显露出光泽和棱角,一到剧团就受到团里领导的重视,成为本团主要演员。
经过几年的打磨,爱珍靠着以苦为乐的精神,刻苦勤奋,多方求教,终于使自己的唱腔、表演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融合众家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皮秀英打虎》是晋东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上党梆子名剧,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以其对人物深刻的理解,运用不同凡响的唱腔赋予人物以新的艺术生命,更把这出戏雕琢成一个艺术精品。
1979年,张爱珍排演《皮秀英打虎》时,由于当时与吴婉芝还不认识,不便登门赐教,只好把吴婉芝“文革”前演出这戏时所灌的唱片找来,通过唱片学习吴婉芝的唱腔。因为学习得法,不是依葫芦画瓢简单的模仿,能够着眼于吴婉芝唱腔如何传露人物的丰富感情,所以,很快就对吴婉芝的行腔、运板,基本上有所掌握。
主演《皮秀英打虎》使张爱珍连连获奖,脱颖而出。她深知自己的传统功底并不深厚,仍需名师加以指点,才能在艺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荣获山西省一级青年优秀演员奖回到高平之后,甚至没有喘口气休息几天,便在无人引荐的情况下,亲自去了吴婉芝老师的家。她向仰慕已久的吴老师,详详细细把自己这几年来演出《皮秀英打虎》的经过汇报了一番,当面恳求吴老师收她为徒。
爱珍登门造访,吴婉芝老师不但没有感到她的来访唐突,反而觉得相见恨晚,对爱珍招待十分热情,并当场爽快答应:“我收下你这个徒弟。”临走时,婉芝老师还以他们师徒的初次见面礼,送给爱珍一身布料、一条裤子。爱珍接过老师送的礼物,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她深知这份礼物包含着老师对她的无限期望。
青出于蓝胜于蓝 “爱珍腔”誉满晋东南
吴婉芝根据张爱珍嗓音条件传授,张爱珍吸取山曲民歌营养学习,在继承前辈的艺术成果时,其行腔运调、发音吐字都在创新了。
爱珍所在的高平上党梆子剧团经常在乡下演出,深受农村老百姓的欢迎。爱珍是晋东南地区妇孺皆知的青年优秀演员,她下乡演出时,从不摆名演员的架子和不搞生活特殊化,当地广大观众尤其喜爱她的唱腔艺术,把她的与众不同的演唱风格,亲切地称之为“爱珍腔”。晋东南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看爱珍戏,四五夜不睡。听爱珍唱,四五瓶不醉。
张爱珍回忆说,有一次她下乡演出,临演出前生病不能登台,于是剧团决定临时换一场戏,但是当地的老百姓不知情就不答应,齐声高喊“没有爱珍,不能挂大幕!”,听到喊声,张爱珍只好强打精神硬撑着登台演完那场戏。
1991年6月,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在省文化厅和省剧协的共同推荐下,张爱珍终于踏上进京角逐梅花奖的征程。《杀妻》、《两地家书》中,张爱珍声情并茂的演唱,久久盘旋在礼堂。张爱珍有继承有发展的唱腔征服了现场的嘉宾和评委,夺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5年,爱珍在繁忙的演出中又闻佳音:她的《杀妻》选段在全国第三届中国唱片评比中,获得了当年的“金唱片”奖。她在当年中央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金三角”交流演出中,演出本团自编现代戏《路魂》中的三凤一角,也获得了优秀表演奖。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连捧三块全国艺术大奖奖牌,这并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得到这样辉煌的瞬间。
荣誉是对张爱珍执着和努力的肯定。张爱珍对上党梆子声腔艺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回顾自己从艺的所走过的38年,张爱珍感慨万千,面向接下来的新征程,她又为自己树起了更高的标杆——作为上党梆子的传承人,她要考虑如何为上党梆子培养起更多的后起之秀,将上党梆子传承下去。
后记:
张爱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上党梆子的传承人。她在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唱腔艺术上,以二、三十年的辛勤努力极大地改变了上党梆子旦角唱腔的旧面貌。她师承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吴婉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当前上党梆子剧坛为数不多的青年优秀旦角演员。
张爱珍的许多新腔,既有京剧、评剧、越剧、曲艺、山东枣梆、现代歌曲、当地民歌等艺术养分,又有本剧种花脸、生角的艺术优长,广采博征。而且,吸收运用外来营养,能够糅化无痕,很好地融于自己的唱腔,使其始终保持着上党梆子的原汁、原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