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生辰纪念日,曹禺先生生于1910年9月24日。事有凑巧,今天也是戏剧大师裴艳玲先生的生日,裴艳玲生于1947年农历8月12日。此文作者刘仲武先生突发奇想,为了纪念这个巧合,他献出了2007年在《曹禺研究》第四期上发表的《热情地鼓励 亲切地关怀》一文,以飨读者。文中引用曹老的话,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原话。是按录音整理的。只是在顺序上作了些调整而已。作者特此说明。

 1985年10月,以裴艳玲为领衔主演的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团,应邀进京参加国庆演出。演出一周后,在首都文艺界的上上下下,引起强烈反响。恰便似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戏回。首都戏剧界互相传递着一个消息:“看河北梆子的《钟馗》了吗?看裴艳玲的戏了吗?”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荣高棠、王任重、章文晋、贺敬之、卓琳等都亲临剧场观看演出并给予了很高的赞语。卓琳同志看过两场演出后,专程到剧团驻地看望了演职员。首都文艺界的领导和艺术家曹禺、张庚、冯牧、吴祖光、张君秋、马少波、黄宗江、梅阡及刘宾雁、范曾等名家都观看了演出。曹禺先生对《钟馗》的演出非常满意。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翌日,离开戏还有半个小时,曹禺先生便在吉祥剧场的休息室等候了。我借机向曹老请教,请曹老谈谈对《钟馗》的看法。曹老非常兴奋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出戏编的好,演的也好。河北梆子剧团能有这么一个好演员,不容易呀。尤其是加上文化大革命这十年,这么一折腾,能有这么一个好演员,不容易呀。这是国家的宝贝呀。国宝哇!”正说着,裴艳玲走到曹老跟前,曹老握着裴艳玲的手说:“你辛苦了。你的演出很成功。北京的观众都在说钟馗,说裴艳玲。口碑呀!口碑呀”。裴艳玲请曹老提提意见。曹老意识到马上就该开演了,让裴艳玲抓紧去扮戏,免得影响演出。裴艳玲向曹老深施一礼后朝服装室走去,我请曹老在签字簿上为剧团题个字。曹老略加思索,写下了这样一段题词:“为了河北梆子戏曲改革更新,为祖国地方戏曲增添色彩,为世界的舞台作出光辉的贡献”。

翌日,我陪同裴艳玲、方辰(《钟馗》一剧的编剧,时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到曹老家拜望了曹禺先生。世界名人、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你们这几个戏都非常好。口碑非常好。我的小孩第一次看河北梆子,兴奋的不得了,太兴奋了。我看的是满意到极点。你们的其他几位演员也很好。演钟妹的那个小孩,演的也很好,她叫什麽名字?”裴艳玲满脸自豪地回答:“叫彭艳琴。那孩子扮相也不错”。曹老说:“那也是个宝,你是一个宝,她是半个宝。整个舞台都很好”。方辰院长请曹老对戏谈点意见,曹老回忆说:“我记得我小时候看河北梆子《雁门关》(《南北和》是根据《雁门关》改编),杨八郎左边一个头,右边一个头,甩发很多,怪可怜的。”裴艳玲介绍说:我们演出也有这一场,加强了人情味,原来是经过开打之后才和的,我们这个戏改编之后,主题变成民族融合……曹老听到此处,异常高兴,连忙说:民族融合主题好。说到此,我们送上几张戏票,请曹老到工人俱乐部看《南北和》。曹老说:“我应该给钱才对。她(指裴艳玲)付出的劳动很珍贵,珍宝性的劳动”。继而又关切的问:“怎么样?到北京来能赚钱回去吗?”裴艳玲一脸无奈地说:不可能。我们为了排这个戏,找企业借了5万块钱。方辰院长说:“我们这次到北京来,搞了个三起三落,我们背着5万块钱的债务来的”。曹老关切的问“省里没给点钱吗?”方辰回答道:“省文化厅给了5000块钱”。曹老听了方辰的回答后说:“5000块钱能干什麽呀?当然,文化单靠钱是不行的,精神生活单靠钱是提高不了的。但是,没有钱也绝对不行的。没有足够的钱是不行的。党的政策是支持文艺的,文化部的领导说每年的文化经费四分之三的钱都贴给剧团了。你们回去跟省委书记说一说,争得领导的支持”。当说到我们的钟馗厉慧良曾给裴艳玲说过戏,曹老赞扬厉慧良的艺术高超。说他后期嗓子坏了,转而对裴艳玲说:你的嗓子可是宝贝呀。当得知裴艳玲每年要演出200多场时,不由得心生恻隐,带几分心疼的语调说:演出太多。太累。你们可以把戏整一整,到国外去演出,到日本、到香港。把戏压缩到一个半小时。过去咱们的戏都长,特别是在农村,没有4个小时不行。过去演戏要开锣,跳“加官”,买票看戏没有4个小时觉的不够本……

曹老得知方辰是《钟馗》一剧的编剧时,大加赞赏。表扬他有文化。对那些“跟的太紧”的作者表示出不同的意见。新戏要流畅。流畅要靠剧本,再有很好的演员帮忙。在国外有好的剧作家为演员写戏。就这个戏,别的演员演不了,只有这个演员能担当。

谈话间,曹老对青年演员任跟心的表演十分肯定,赞语不断。

在京演出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有幸有5次和曹老单独接触的机会,从曹老的讲话、闲谈中学到了很多十分珍贵的文学知识和戏曲知识,。曹老对戏剧的那种热情,对群众的那种平易近人让我感动不已。而今曹老虽然仙逝,但他的那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工作一

作者简介

刘仲武:著名戏剧评论家,原河北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现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票友协会名誉会长、顾问,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等职务。

刘仲武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河北日报》、《大舞台》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评介文章数百篇。评介过的名家有:曹禺、高占祥、李默然、谭元寿、罗蕙兰、刘长瑜、裴艳玲、谷文月、齐花坦、张惠云、田春鸟、刘秀荣、胡小凤、王昌言、赵贵德、常志、武振英、张秋玲、彭艳琴、彭蕙蘅、许荷英、李玉梅、王云菊、陈宝胜、张树群等近百人。编导了广播剧《情系君子兰》等20余部(集),在全国赛事中蝉联四届荣获一等奖。担任《燕赵梨园百家》一书的执行主编,《当代河北戏剧家》一书的主编。多年担任各艺术门类的评委,曾任河北电视台《绝对有戏》栏目戏曲顾问等职。

主持剧协工作期间,前后推荐并取得成功的梅花奖演员十余名。红梅奖、小梅花奖获得者几十位。2001年中央电视台在“锦绣梨园”栏目为刘仲武做了专辑。(摄影:周长存)

1985年在北京吉祥剧场听曹禺先生讲《钟馗》。从左至右:刘仲武、曹禺、裴艳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