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梨园老韵,催开梆腔新花。2016年9月28日,为期22天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火热上演,来自全国梆子声腔的21个剧种、32场演出轮番亮相。10月10日、13日,来自全国戏曲理论界最前沿的17位知名专家和多位中青年学者齐聚石家庄,举办了两场研讨会,为古老的梆子声腔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10月14日河北新闻网)
一声锣高亢激越,一梆腔苍凉悲壮。梆子、皮黄、昆腔、高腔——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戏剧史上,构成了瑰丽传奇的“四大声腔”。梆腔乱弹,明清时期即流布大江南北。音随地改、根植民间,历经上百年淬炼熔融,昔日“粗声老调”,终成“梨园精粹”。在辽阔厚重的中国文化版图上,梆子声腔亦曾是响彻神州的“中国好声音”。2006年,河北梆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中国文艺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浩荡长流中,不得不说的是,悠扬的梆腔沉寂了,经典的剧目泛黄了,喧嚣的舞台清冷了……传唱大半个中国的梆子声腔,似乎渐次成了“博物馆艺术”。如同京剧国粹遭遇的现实尴尬、“唱片已死”遭遇的数字浪潮跌宕一样,梆腔衰落固然有时代变革与审美旨趣的变化之故,但,也得承认的是:内容与样式滞后于时代,“人”与“戏”皆跟不上演艺市场的步伐,“吸粉”能力孱弱、自强意识不足,亦是无可推卸的肇因。传统戏剧、乃至传统文艺面临的窘境,梆腔同样需要逾越,而类似“表演形式京昆化、服装样式粤剧化、舞台美术话剧化、音乐配器交响化”的时弊,梆腔亦须警醒。
好在,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与激活民间文艺伟力,业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共识。
唱响燕赵大地的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规格高、精品多、声势大、舞台亮、剧目全,是2016年中国戏剧界的盛事、更是重振中国戏曲力量的路演。往小处说,它既是梆子声腔审美本质、承续发展、问诊号脉的“清谈馆”,亦是梆子声腔跨界互动、融合传播、聚力发展的“行动队”;往大处说,它是中国戏曲文艺复兴的崛起样板,甚至为中国文艺在继承中创新探索“互联网+”时代的康庄路径。眼下,有了“石门论剑”仅仅是第一步,更关键的还是接下来的三步:第一,以重“人”重“戏”为本,传扬精髓,修炼内功;第二,以尊重市场为路,不惧产业化浪潮,回到民间、回到市场、回到票房;第三,以公共政策支持为催化剂,出力出钱,将资源用在刀刃上,将梆腔推至世界舞台的中心与前沿。
弦乐声声,唱词袅袅。梆子声腔,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一缕“乡愁”。梆腔不只是河北的、亦不只是大半个中国的,它是中国文化的根与枝,是民族精神的泉与源。两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此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重大文件相继出台。一言蔽之,以梆腔为代表的传统文艺,是对抗历史虚无、文化虚无的澎湃之力,更是凝心聚力、锻造价值的不竭能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迈向“两个百年”的路上,一座座城市有“戏”,一个民族与国家才会有“戏”。不仅要“有戏唱”、“有人唱”,还要“唱得好”、“唱得响”——革故鼎新,激浊扬清,悠扬梆腔,任重道远。(邓海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