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10月13日讯(记者张娜)展演活动场场爆满、观众叫好声不断、演员几次返场……今天,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中青年专家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各省艺术研究院所等单位的近40位中青年专家齐聚一堂“华山论剑”,他们一致认为,本次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坚定了梆子声腔的文化自信。
不能觉得京剧好听,就朝着京剧改
“全国梆子声腔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摆台设擂,展现梆子艺术的精华和魅力,展演活动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掌声不断;相机手机齐上阵、谢幕之后观众仍不肯退场,演员几次翻唱、场面热烈。”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李平芳激动地描述了展演活动的热烈场面,他反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持梆子声腔的文化自信?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超提出,地方戏曲发展要打造地方品牌。他举例说,“我到东北出差,朋友请我看二人转;我到安徽,朋友请我看黄梅戏。我认为这是很高雅的消费,也是当地人对本地戏曲品牌的认可,这种骄傲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全国各地的梆子声腔音乐上有共性,各地要注意保持当地剧种的特色,要有自信。”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所主任安啸梅认为,“不能觉得豫剧好听,就改得像豫剧;不能觉得京剧好听,就朝着京剧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定要保持当地梆子的特色,这样才有存在的价值。”
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
“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研究员李鸣春掷地有声,“戏曲演出依赖着观众,戏曲创作在观众共同参与下最终完成,我们只有这样做,戏曲艺术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必须明确一点,戏曲要让观众看得懂、引起观众共鸣,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李鸣春认为,如果观众对所演的剧目根本看不懂,或是虽能看懂,但剧目曲高和寡、反映的事观众不关心,那么即使编剧的创作技巧再娴熟,导演的手法再高明,演员的演技再炉火纯青,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隔靴搔痒。
“梆子戏原本就是在街头传唱,与基层劳动人民血脉相连,它的人民性更加显著。”《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副主任杨晓华同样提出了人民性的观点,梆子戏的语言直接脱胎于民间语言,明白晓畅、质朴有力、直抒胸臆,用百姓的话讲百姓的故事,抒发百姓的情感,沉淀为百姓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观众,戏曲必须求新求变,否则便会僵化凝固、裹足不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培培提出,梆子声腔剧目的创作必须“与人民同步、与人民同心。”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创作出的剧目才能被人民接受、为百姓喜爱和传唱。
青年是梆子声腔的未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崛起的当下,怎样将梆子文化介绍给广大青年并普及开来?李鸣春认为,应该加大戏曲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创新校园戏剧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争取青年观众。他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梆子剧种艺术普及教育机构,明确教育思路,对课程设置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如果你没有走进剧场,你不会知道剧场有多好。当你走进一次剧场,我相信你会再若干次走进剧场,它的环境、氛围肯定会让你产生共鸣。”李平芳深情地说,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戏曲,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到戏曲,一旦接触了,他们会发现戏曲“真好看、真好听。”
李平芳感谢河北新闻网等媒体在梆子声腔上对青年观众的宣传力度。他认为,“90后眼里的梆子戏”“我陪爸妈看梆子”、戏曲走进幼儿园等环节,扩大了戏曲在青年观众中的影响,“我仿佛看到一群小梆子迷、小梆子演员在向我走来。”
“有青年观众,还要有青年演员,青年演员是戏曲传承的希望。”31台剧目中,中青年演员居多,山西省临汾蒲剧院小梅花剧团演出的蒲剧《洗雪铁丘坟》全是青年演员,最小的只有21岁,最大的29岁。李平芳感慨,通过这次展演,不仅使青年演员获得了向观众展示、与同仁交流的机会,而且在青年演员的宣传推广上效果显著。
当古老梆子遇到年轻的观众和演员,让人忍不住思考:传统文化和新生代群体如何与未来深度对话。无论如何,我们已经看到,未来属于包含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未来的梆子声腔将在凝望历史中激荡出慑人心魄的旋律。
10月13日,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中青年专家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近40位中青年专家“华山论剑”,一致认为,本次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坚定了梆子声腔的文化自信。记者邱骥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