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但因潮剧是民间的戏剧,虽然早在明代就有戏文刊行于世,却一直被官方文人视为不齿小技,因而少有记载,更极少研究。正如饶宗颐先生所言,“潮剧的资料,文献上有关的是少得可怜”,“有关潮剧最古的资料,只可追溯到清代中叶而已”。而即使这些“最古的资料”,也只是附带于县府志之中,以及少数文人游记随笔。可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潮剧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研究专著如凤毛麟角。因此,有关潮剧的发展轨迹,在此之前是不明朗的。

清末民初潮剧的改良与繁盛

清末民初,潮剧班社众多,“凡二百余班”。这一时期新编剧目增多,内容扩展。从各传奇故事和弹词歌册改编和搬演西秦戏外江戏的戏出如《张古董借妻》、《三打王英》、《五台会兄》等外,新编地方故事题材的戏有《揭阳案》、《龙船案》、《龙井渡头》、《翁万达》、《林大钦》、《萧端蒙》等。以丑角为主演的滑稽诙谐戏出很多,如《李唔直》、《周不错》、《金来清》、《双睛盲》等;以花旦为主演的戏也很兴盛,如《挑帘·裁衣》、《梨花送枕》、《卖胭脂》、《世隆走贼》等。新编剧目促进了表演艺术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丑行,分工较前细致,裘头丑、长衫丑、褛衣丑出现;传统生旦为主的“三步进三步退”的简单程式变为以丑旦为主的多样化,创造性较前多了。音乐唱腔变化更为明显,新编戏须新配曲调,依歌册吟唱,用西秦、外江戏的板式变化唱腔……在曲牌基础上融汇板式,与诸戏融合,但唱腔仍以柔婉为特征,少有激越的音调。舞台改变过去的三幅竹帘,用绣幕布帘代替;穿戴上往往以“服装新颖”招徕观众,潮绣在舞台美术中成为时尚。在剧目、音乐唱腔、行当表演、舞台服饰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标志着20世纪潮剧将随时代狂飙,有迅猛的变化。

清末民初的文明戏。为适应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戏曲改良活动。潮剧文明戏有《林则徐烧英鸦片》、《徐锡麟》、《袁世凯》、《黎元洪反正》等。詹陈坤、阿倪、谢大目、徐坤全、黄阿漾、李德意、徐乌辫、陈楚兴、陈两福、林和忍等都是在世纪交替前后学戏的,或有创新成就(如阿倪),或有传承的贡献(如谢大目、林和忍),对潮剧艺术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但潮剧的这些著名艺人未能与粤剧等其他剧种一样自成一家。如粤剧文武生薛觉先人称“薛派”,与薛觉先共执粤剧舞台牛耳近40年的马师曾以丑角享负盛名。还有像红线女这样的粤剧艺术家。

“五四”运动后潮剧的革新与变化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对戏曲产生很大的影响。

潮剧受其直接间接的影响,除演古装戏外,渐渐向话剧的剧材及演出方式模仿,这时期剧材相当丰富,而且有尝试创作的勇气,最驰名的是《群芳楼》、《绛玉掼米果》……等。在国产电影流入潮州时代,这时期剧材多采自国产的电影名片,最早驰名的是《孤儿救祖记》。

大革命北伐期间,潮剧有《请命从戎》、《上海案》(五卅运动题材)上演,配合当时国民革命的宣传。共产党领导的大南山根据地组织有赤花剧社,并建有红场剧场,上演过现代戏《平江潮》,也演出不少反映时势的短戏。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潮汕沦陷前,潮剧活动与东南亚潮语社区的华侨关系十分密切。潮剧随着人口、贸易进出,在暹罗各州府,新加坡、柬埔寨、安南等地,演出点星罗棋布,在曼谷形成海外潮剧中心,二三十年代曼谷耀华力路五六家戏院同时演出潮剧,是海外潮剧的黄金时代。“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前由于新编戏出很多,音乐编曲和表演唱腔皆有极大变化。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正式开始。潮剧虽一部分保持着固有的作风,但也有一部分以抗战为题材,将陈旧的形式装进了抗战的内容,编了几部较有意义的剧本如《韩复榘伏法记》、《芦沟桥纪实》等。潮汕沦陷后,潮剧班社日趋减少,艺人星散,潮剧遭受空前浩劫与冷落。1945年日本投降,潮汕地区处于国民党政府统治之下,国内战争烽火又起。只有正顺、三正、源正、怡梨、玉梨、赛宝等12个剧团。

1919至1949年三十年间,潮剧剧目众多,有二三千个。专职编剧也始于这时期,知名度高的有十多位。谢吟(1904~1983年)终生编剧,是潮剧编剧时间最长、所编剧目最多者。还有吴师吾、洪逊、林先玉、孙炎章、林汉光、陈名振等;泰国青年觉悟社一批潮剧编剧家在这个阶段对潮剧的贡献最大,其中如苏醒寰、苏竞寰兄弟和陈秋痕、余春渠等。这个时期还出现很多有名的教戏、作曲,不少还兼编剧鼓师、乐师。如徐陈拱(乌辫)、林如烈、林和忍、卢吟词、黄玉斗、杨其国、杨树青等。在此期间成名演员也很多,尤以成年演的丑行和以童伶担纲的生旦行为多。最为著名的是阿倪、谢大目、徐坤全、黄阿漾、蔡龙汉.方尼姑、谢清祝、叶林胜、洪妙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